全国服务热线:400-009-0862
青海
当前位置:主页 > 导考资料 > 面试资料 > 西北 > 青海 >
王洛宾展厅导游词
添加时间:2017-12-19
  各位朋友,现在请随我走进王洛宾展厅,整个展厅是由六十个展板,二百多张照片和荣誉证书,还有六十多篇歌词的原稿组成的。我知道,大家都是慕名而来的,来看这遥远的地方,更想亲瞩一下洛宾先生创作《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蜚声海内外的名曲的地方,现在请大家看这一组图画,这是王洛宾先生出生的地方,即是1913年的12月28日,洛宾先生就出在生北京市东城区牛角湾艺华胡同,他的童年就在北京渡过。在1926年考入了北京的潞河中学,在这个中学,他就被选入了唱师班,这为他以后音乐创作打下了基础,在1931年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声乐和钢琴,当时他的第一位音乐导师就是俄国沙皇的尼古拉一世的妹妹霍洛瓦特,尼古拉·沙多夫斯基伯爵夫人,那么当时这位导师就觉得洛宾先生是很有音乐天赋的,她就建议洛宾先生在大学毕业后,去法国巴黎音乐学院留学,继续深造音乐。好,我们再看这边,当时,在1934年大学毕业后洛宾先生就写了他一生中的第一首曲子《云游》,这是他的处女作。是根据徐志摩的诗谱成的,是献给他的初恋女友的。大学毕业典礼上,他亲自登台演唱了这首歌。这就成了他的第一首歌曲,同时也注定了他风雨飘摇的一生。在1934年大学毕业之后的洛宾先生是一直从事教育工作的,在1937年7月7日,也就是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这一天,怀着强烈爱国主义情怀的洛宾先生呢就加入了由八路军率领的西北战地服务团,他和战友们积极地在前线各地慰问演出,这个时候,先生受委派前往新疆进行宣传抗日活动,当时他来到了风陵渡,在风陵渡几位艺术家看到军民拉纤摆渡的情景非常感人,他们就创造了《风陵渡的歌声》这首歌。而《风陵渡》之歌在当时就是这样出名的。好,我们再往这边看,1938年,当时先生和萧军、塞克、罗珊他们受组织委派、搭车从西安出发前往新疆宣传抗日来到六盘山时,他们突然遇到连阴的大雨,车辆无法前行,于是他们就在前面山坡上的一个马车店里投宿。傍晚,他们听说马车店里的老板娘是方园几百里非常有名的花儿高手,当时,他们几位艺术家就请这位老板娘给大家唱首歌曲,这个老板娘呢就为他们唱了一首民歌叫《眼泪的花儿飘满了》。后来先生就改编为《眼泪的花儿把心淹了》,这首歌曲唱完之后,洛宾先生和其他几位艺术家就认为最美的歌曲就在我们祖国的大西北,于是这首民歌就成了洛宾先生这一生的一个转折点,他也就放弃了他以后去法国巴黎的音乐学院继续深造的初衷,以至于他的后半生一直都留在了我国的大西北,潜心进行民歌的创作,搜集整理工作。好,大家再看这边的这几幅图,这是先生在离开西安之后,来到了兰州,当时在兰州受到军阀的拦阻之后,他们就地进行慰问演出,《打回老家去》、《放下你的鞭子》等当时的一些战地歌曲,再看这边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些《康定情歌》呀,《曼丽》《虹彩妹妹》等像这样一些歌曲就是当时在这一时期也是在去往新疆的途中搜集改编的。
这边这两张照片是先生和他的妻子旧地重游以及和当时的战地服务团的老战友王德芬,当时在一起合影的珍贵留念。好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几幅图呢,就是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达板城的姑娘》。当时,先生一行人来到新疆之后,在进行慰问演出的时候,刚好是新疆派有一个车队要往苏联进行慰问演出抗战物资的运送,他们联合举办了一场文艺演出之后,当时有一个马车夫就唱了一首简短而听不懂的新疆歌曲《达板城》,因洛宾先生从小就受到音乐的熏陶,他就通过音乐速记的手法,就把这首歌曲速记了下来,后来经过改编谱成了现在这首在全世界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这首歌曲的存在,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这首《达板城的姑娘》,请大家看,当时这首歌的歌词都跟现在的不太一样。这首歌曲的知名度呢,可见一斑,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1994年它还被予“达板城镇”荣誉证奖的称号,这里还有同年12月他为《达板城的姑娘》塑像落成了典礼,剪彩时的一些照片,大家可以看一看,这边呢是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先生在我们青海和河西走廊进行民歌创作时的一些背景照片,像《在那遥远的地方》《阿拉木汗》、《半个月亮爬上来》等一些歌曲,都是在这一个时期创作的。
这边这些图片就讲到了洛宾先生这一生中受到的第一个比较高的奖项,就是《半个月亮爬上来》和《在那遥远的地方》被授予北京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这就是当时的经典颁奖大会的一些现场。转过身之后,我们就可以看到美丽金银滩草原《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里是讲洛宾先生当时在青海创作时的一些生活背景,当时1939至1945年期间,洛宾先生在我们青海自行组建青海儿童抗战集团,主要进行一些抗战慰问宣传,他领着孩子们在青海各地进行慰问演出,在现在的塔尔寺、互助等地,也受到当地群众的爱戴,当时群众非常支持他们的抗战活动。
好,我们这边看到的这是《战马歌》大家都知道当时洛宾先生是马步芳部下的一个骑兵师里当音乐教官,为骑兵师写下的这首《战马歌》,那时马步芳的部下也就唱着这首歌曲前往前线如安徽,河南等地进行抗日杀敌的,当时,敌人听到这首歌是闻风丧胆。像这边这一张珍贵的照片,就是洛宾先生当时在青海西宁斜石巷居住时的旧居,现在这些房子都已被拆了,我们在这看到的是39年的一天,洛宾先生利用机会深入民间跋山涉水进行民歌搜集创作,像《阿拉木汗》、《掀起你的盖头来》,都是听一些老人们传唱后经过加工改编成为了现在家喻户晓的歌曲。现在就为大家讲一下这首举世间闻名的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创作时的一个背景,这个故事说是1939年著名导演郑君里带着洛宾先生来到了我们青海,也就是现在的金银滩草原,拍摄了一部纪录片叫《民族万岁》,当时也要物色一位当地的藏族姑娘作为女主角,他看中了当地千户的三女儿名叫卓玛,让洛宾先生当卓玛家的牧工,这样卓玛姑娘和洛宾先生一起拍了三天电影,在嬉闹间呢,卓玛姑娘轻轻地在洛宾先生的背上抽了一鞭子,让洛宾先生觉得这美丽奔放的藏族姑娘在他身上留下的是终生难忘的一鞭,就在三天电影拍完之后,望着远去的卓玛姑娘,望着美丽的金银滩草原,洛宾先生就写下了这首举世闻名的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
像这首歌曲的知名度在我们以后可以慢慢的体会到的,在这边的几幅照片呢是1998年在台北举办的“跨世纪知音”演唱会上,当时,世界三大歌王:多明哥,戴安娜口罗丝与卡瑞拉斯他们都是分别用华语演唱,而法国巴黎音乐学院也将这首民歌纳入自己的音乐素材,像世界歌王罗伯逊也将这首歌曲唱遍世界各地这首歌曲在1992年荣获国家“金唱片特别创作奖”。这是当时的荣誉证书和照片。
在大家的心目中,可能会觉得洛宾先生这一生一定会是十分幸福的,非常繁华的一生,其实不然,先生的一生是满坎坷和不幸的一生。他曾经先后两次人狱,在一九四一年先生与他的妻子罗珊在登报宣布离婚之后,他以莫须有的罪就被判入狱了,当时,他是在兰州沙沟湾监狱的五号囚笼,被判四年之久,四年当中并没有改变他对音乐的挚爱,也没有因此而放弃对歌曲的创作,在狱中,先生卷起牙膏皮进行创作,四年当中就写了二十多首因歌,像大家熟悉的《囚徒之歌)、《我爱我的牢房》等、这些当时都是在国民党牢中进行的一些创作。像这一幅照片就是讲洛宾先生四十年代初在我们青海作为马步芳骑马团里的音乐教官时,穿着国民党服装照的一张像,当时在金银滩草原传唱着的《花儿与少年》,是马步芳写的词,让青海的各族人民传唱,但因为内容有些粗俗,没有被传唱开来,作为音乐教官洛宾先生就把它重新改编,就成了现在家喻户晓的《花儿与少年》。现在我们看这幅照片,就是先生1958年与他的三个儿子起拍的一幅照片,在这幅照片中呢我们没有看到这位女士,这位女士呢就是先生的第二位妻子冯媛,她是我们西宁市互助医院的位助产护士,不幸的是在她为先生留下了三个儿子之后,于1951年因病在北京去世,被埋在北京市的金山陵,洛宾先生早已许下心愿等自己百年之后一定要和她葬在一起。
这边呢是1949年九月洛宾先生在青海西宁光荣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之后他就跟着王震将军凯歌进新疆了。这些都是当年凯歌进新疆时的一些照片及1992年他在青海草原创作的一些歌曲《哪里来的骆驼客》,以及《我不愿擦去脚上的泥》,尤其这首《哪里来的骆驼》呢,就成了中国地质队的队歌。这张珍贵的照片是洛宾先生在49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时唯一的一张穿军装的照片。
这边的照片呢就讲了1960年洛宾先生这一生中的第二次入狱的情景,在1960年有一部话剧叫《步步跟着毛主席》在北京刚刚上演,它贯穿全剧的主题曲是《萨拉姆毛主席》,这首歌曲是由洛宾先生作词作曲的,这首歌曲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由歌手刀郎翻唱的《萨拉姆毛主席》即《您好毛主席》或《毛主席您好》。在当时那他们把这首歌翻译时,就字面直译为《杀了毛主席》因此先生又一次瑯珰入狱十五年之久。在这十五年当中他仍然搜集整理了许多的西部歌曲,由于在此期间他被剥夺了署名权,大家可以看到他的每一首歌曲底下署的都是他的笔名叫做艾依尼丁,这是他的维吾尔族老友给他起的名字,意为富有者。下面这一张是60年他刚入狱时的照片,十五年当中他整整搜集改编了七部歌剧,如《奴隶的爱情》等,整整有四百余首歌曲,直至1975年洛宾先生出狱之后呢,新疆军政区给他做了平反工作在他的名誉权等都被恢复之后,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从此也开始了他幸福的后半生的生活。这里就是他开始了在全国各地甚至在世界各地进行了音乐作品演唱会时的一些照片。还有这些是当时在八十年代,先生在新疆大学讲课时被授予艺术顾问时的一些照片。
这是九十年代在北京举办的《在那遥远的地方》大型演唱会时,先生与原北京市市长贾庆林的一张合影,在广州演出时一些演员的一张合影。
下面大家看到的这张照片是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女士,三毛女士呢她对先生是有爱慕之心的,但当时先生考虑到自己的年龄与三毛女士的年龄相差太大,于是便委婉地拒绝了三毛女士,在1990年的十二月洛宾先生收到了三毛女士的绝笔信,在信中她告诉先生说她已与她英国的老友订婚了,最后,她在信中写道洛宾我走了,祝福我未来的日子平静快乐!结果在第二年的元月份就传来了三毛女士自杀的噩耗,先生这才明白了她信中最后的话的含义。于是含悲为她写了一首《等待》
你曾在橄榄树下等待又等待,
我却在遥远的地方徘徊再徘徊人生本是一场迷茫的梦,且莫对我责怪,
为了把遗憾赎回来,我也在等待;
每当月圆时,对着那橄榄树独自膜拜,
你永远不再来,我永远在等待等待、等待等待;
越等待,我心中越爱。
这首歌词没有公开,只是为她一人所做,作为已去了天国的女作家,也应含笑了!在这边呢我们再看一下这是洛宾先生出国以后的日程,当时来到了新加坡举办的《丝路情歌》音乐会,新加坡的副总理王鼎昌请他合影,还有当时新加坡的广播电台接受听众热情采访,签名售书时的照片。这些照片是1992年他来到了香港,凤凰文化交流基金会,进行一些演唱时的照片,还有这些当时演出完毕后与海外演艺界的一些明星的合影,如周华健,王菲等。
这边是1994年他来到了酃江,写下了《家住在郦江清水边》、《郦江水清悠悠》,当时这些我们非常熟悉的歌曲。1993年在台北举办在那遥远的地方的作品音乐会的时候呢,他遇到了他五十年前的学生,大家可以推算一下,50年前的学生,那就是说,这位学生应该是四十年代先生在青海时的学生,师生重逢之后,非常高兴,先生就写下了这首《重逢》:“青海青、黄河黄、美丽的草原是家乡—”充分表达先生对青海这个第二故乡的深切怀念。这边是先生1993年在台湾演出时与一些孩子们的合影,1993年11月先生又被上海市作为了“上海音乐学院名誉教授”时的一些照片,当时音乐学院的院长是他五十年前的老战友贺路兵。1993年在海南大联国际节上与一些歌迷吸在上海国际音乐广播节上采访时的一些照片,这边是当时已是八十高龄的洛宾先生在锦江之夜上亲自登台演出的一些照片。这边是洛宾先生这一生中受到的一个最高的奖项,即在1994年7月先生被联合国教科委授予了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特别贡献奖”,这个奖项呢是先生这一生中受到的最高奖。以及他与当时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李肇星大使一起在联合国总部礼堂观看《在那遥远的地方》时的一张照片。这是1994年美国中华交流促进会授予先生为“民歌之父”的称号。先生这一生的称号是非常多的如“传歌者”、“西部歌王”等,先生自己最喜欢的是“传歌者”的称呼。先生这一生总共搜集改编整理了一千多首歌曲,但其中有七百多首都是他通过民间搜集改编的,因此他希望被称为传歌者。1994年在十佳 《在那遥远的地方》音乐演唱会上,81岁高龄先生亲自登台演唱他自己的作品《卖苹果》,当时他提着重重的苹果筐,还非常地富有激情,同年的10月28日,他在深圳体育场举行演唱会时,这天刚好又是先生81岁生日,当全场的观众得知这一天是先生的生日时,在场的五千多名观众集体起立一起为他唱起了《生日歌》其情景之感人,让先生流下了这一生中最幸福的泪水。
这边的照片呢是先生第二次来到新加坡时留下的,在新加坡雷藏寺,他为佛爷写下了《我愿曾经给过我苦涩的人能够得到祥云》,因为真佛的慈海是无边的,可以看出先生的心胸是多么的宽广。这边我们就讲到了95年先生与他的大儿子王海成的一张合影,这张照片就是先生与亲人的最后一张合影。于来年的二月份洛宾先生因病住进了新疆乌鲁木齐总医院。在病中他还为美国万年青合唱团写下了《歌唱万年青》,这首歌曲也成了洛宾先生这一生中的最后一首歌,当时,在病中写完这首歌曲之后呢,于同年的3月14日先生因病救治无效而离开了这喧嚣的尘世间。于5月28日先生经于与他的第二任妻子合葬了,他的墓碑的背面没有写生平事迹,而是刻上了那首举世闻名的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先生一生共出版歌集六部,采集、改编、创作了700余首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在银色的月光下》、《青春舞曲》、《阿拉木汗》、《都达尔与玛利亚》、《玛依拉》等一批优秀的西部民歌在国内广为传唱。
下面请大家看一下这边,这是在六十三年之后,洛宾先生的大儿子与卓玛的亲人相会在美丽的金银滩时的合影,这边有一张非常珍贵的照片就是当年的女主角卓玛的照片。这以后,就是2001年“心连心”艺术团来到了我们的金银滩草原进行慰问演出时的一些照片和剪影,再往后就是“每两年”举行一次的“王洛宾艺术节”的一些照片。最后一个展板呢,是自2002年以来的历届环青海湖自行车赛的一些照片,照片上的运动健儿们一个个英姿勃勃,矫健挺拔,是他们不畏艰险,勇于挑战的精神铸就了环湖自行车赛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