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电话:
- 400-009-0862
- 邮箱:
- zhongyuanbotu@126.com
感通寺
添加时间:2017-12-20
感通寺
各位朋友,在大理苍山的应乐峰山下有一个以名人名士名花而闻名遐迩的胜迹——感通寺。
感通寺又名荡山寺,相传印度高僧李成眉大师云游到大理,看到这里依山傍水,环境清幽。于是,决定在此建寺。他将手中的樟木禅杖插在地上说:“此地若能建寺就让禅杖成活。”果然,禅杖就地生根,长出了枝叶,于是李成眉大师开始在此建寺。寺建好以后他又说:“此寺若能长久,佛像从空中来。”当晚,五华楼的佛像就飞到了寺中。由于这里事事有感而通,所以命名为感通寺。
千百年来感通寺历经沧桑,几度兴衰。现存的庙宇是清光绪年间后和1981年逐渐恢复起来的。
现在大家已经来到了山门,步入山门后我们就进入了天王殿。天王殿的正前方供奉的是笑容可掬、袒胸露怀的弥勒菩萨,据佛经记载,他将会在46.7亿年以后,接替如来佛祖的位置,来掌管这个世界,因此又被称为未来佛,他的职位就相当于下一任的联合国主席。如果大家希望将来前程似锦的话不妨拜一拜他。拜完之后希望您也能像这弥勒佛一样“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我们拾阶而上,眼前的大殿就是大雄宝殿。大殿内供奉有佛祖释迦摩尼、观音菩萨、迦蓝菩萨还有地藏菩萨、达摩祖师,以及佛祖的亲传弟子“老伽叶”,“少阿难”。
各位请看,在大雄宝殿的门口有一副对联,上联是“龙女奇花传千古”,下联是“名士高僧共一楼”。那么,对联中所写的“奇花”、“龙马”、“名士”、“高僧”分别指的是什么呢?下面就请一一听我道来。
“奇花”指龙女花。传说寺里有一位老和尚每日吟诵《龙女经》感动了龙女,随后化为一棵龙女花,老和尚用龙女花治好了皇后的乳疮,于是重新扩建寺宇。
“龙马”是指什么呢?相传,感通寺主持无极大法师到南京觐见明太祖朱元璋,带去了一株茶花和一匹白马,当时正值初春,白马嘶鸣,茶花开放。明太祖认为是大明江山的吉祥之兆,于是龙颜大悦,赐给无极和尚名为“法天”并授其职务。从此,感通山寺庙大兴。
提到名士,指的是明代著名学者杨升庵。杨升庵是四川成都人,24岁就中了状元,官至翰林。但由于他为人秉公正直,触怒了嘉靖皇帝,被充军云南,在他被贬云南的三十多年里,大部分时间都在大理度过。他热爱大理的山山水水,踏遍了苍洱的名胜古迹,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并为整理和修订地方史志做出了贡献。明嘉靖九年杨升庵与李元阳结伴同游点苍山,在感通寺的班山楼一住就是20多天,李元阳便将此楼命名为“写韵楼”。
“高僧”指的是云南杰出的诗人、书法家和画家但当和尚。担当的诗书画独树一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晚年他常住于感通寺,因仰慕杨升庵的学品,于是重修写韵楼作为他的住所。从此便留下了“龙女奇花传千古,名士高僧共一楼”的千古佳话。清康熙十二年,但当和尚卧床19天后写下了几句偈语:“天也破,地也破,认作担当便错过,舌头断了谁敢坐?”写毕而逝,享年81岁。后人将其火化后,建塔于寂照庵下的松林中,这就是担当和尚的舍利塔。
朋友们,今天的游览就要告一个段落了,当您走累时不妨坐下来品一品沁人心脾的感通茶,呼吸一下这里新鲜的空气吧。
各位朋友,在大理苍山的应乐峰山下有一个以名人名士名花而闻名遐迩的胜迹——感通寺。
感通寺又名荡山寺,相传印度高僧李成眉大师云游到大理,看到这里依山傍水,环境清幽。于是,决定在此建寺。他将手中的樟木禅杖插在地上说:“此地若能建寺就让禅杖成活。”果然,禅杖就地生根,长出了枝叶,于是李成眉大师开始在此建寺。寺建好以后他又说:“此寺若能长久,佛像从空中来。”当晚,五华楼的佛像就飞到了寺中。由于这里事事有感而通,所以命名为感通寺。
千百年来感通寺历经沧桑,几度兴衰。现存的庙宇是清光绪年间后和1981年逐渐恢复起来的。
现在大家已经来到了山门,步入山门后我们就进入了天王殿。天王殿的正前方供奉的是笑容可掬、袒胸露怀的弥勒菩萨,据佛经记载,他将会在46.7亿年以后,接替如来佛祖的位置,来掌管这个世界,因此又被称为未来佛,他的职位就相当于下一任的联合国主席。如果大家希望将来前程似锦的话不妨拜一拜他。拜完之后希望您也能像这弥勒佛一样“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我们拾阶而上,眼前的大殿就是大雄宝殿。大殿内供奉有佛祖释迦摩尼、观音菩萨、迦蓝菩萨还有地藏菩萨、达摩祖师,以及佛祖的亲传弟子“老伽叶”,“少阿难”。
各位请看,在大雄宝殿的门口有一副对联,上联是“龙女奇花传千古”,下联是“名士高僧共一楼”。那么,对联中所写的“奇花”、“龙马”、“名士”、“高僧”分别指的是什么呢?下面就请一一听我道来。
“奇花”指龙女花。传说寺里有一位老和尚每日吟诵《龙女经》感动了龙女,随后化为一棵龙女花,老和尚用龙女花治好了皇后的乳疮,于是重新扩建寺宇。
“龙马”是指什么呢?相传,感通寺主持无极大法师到南京觐见明太祖朱元璋,带去了一株茶花和一匹白马,当时正值初春,白马嘶鸣,茶花开放。明太祖认为是大明江山的吉祥之兆,于是龙颜大悦,赐给无极和尚名为“法天”并授其职务。从此,感通山寺庙大兴。
提到名士,指的是明代著名学者杨升庵。杨升庵是四川成都人,24岁就中了状元,官至翰林。但由于他为人秉公正直,触怒了嘉靖皇帝,被充军云南,在他被贬云南的三十多年里,大部分时间都在大理度过。他热爱大理的山山水水,踏遍了苍洱的名胜古迹,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并为整理和修订地方史志做出了贡献。明嘉靖九年杨升庵与李元阳结伴同游点苍山,在感通寺的班山楼一住就是20多天,李元阳便将此楼命名为“写韵楼”。
“高僧”指的是云南杰出的诗人、书法家和画家但当和尚。担当的诗书画独树一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晚年他常住于感通寺,因仰慕杨升庵的学品,于是重修写韵楼作为他的住所。从此便留下了“龙女奇花传千古,名士高僧共一楼”的千古佳话。清康熙十二年,但当和尚卧床19天后写下了几句偈语:“天也破,地也破,认作担当便错过,舌头断了谁敢坐?”写毕而逝,享年81岁。后人将其火化后,建塔于寂照庵下的松林中,这就是担当和尚的舍利塔。
朋友们,今天的游览就要告一个段落了,当您走累时不妨坐下来品一品沁人心脾的感通茶,呼吸一下这里新鲜的空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