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400-009-0862
西藏
当前位置:主页 > 导考资料 > 面试资料 > 西南 > 西藏 >
沱沱河气象站
添加时间:2017-12-20
  长江源头唐古拉山麓,屹立着一座设备先进而齐全的气象观测基本站――沱沱河气象站,坐落在海拔4700多米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气象观测基本站。总面积约25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的第三极”之称,它对中国和亚洲甚至对整个北半球乃至全世界的气象变化,有明显的影响。
  沱沱河气象站成立于1956年,是中国国家气象站网中重要的测报、研究站,也是具有独特作和全球资料交换站。这里地势高寒,空气稀薄,全年冰冻期为331 天。气象站的工作者,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坚守岗位为全人类观测风云的。
中国古今气象观测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明而古老的国家,气象科学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就有许多关于观天测侯的传说。自三皇五帝起,我国历代都把天文、气象、时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据《尚书﹒尧典》“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夜中星虚,以中仲秋;日短星昂,以正仲冬”,说明观测鸟、火、虚、昂四星,在于鉴定仲春、仲秋、仲夏、仲冬的节气,也就是说观测星辰主要为了制定历法、分清节气、了解气候、便于安排农事等生产活动。因此,历代观象机构兼有观天象、望云气、察物候、测地动、制历法等多种职能,观测天象、制定历法是华夏文明诞生的重要标志。
  2004年9月,在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文化遗址考古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世界距今4100年的最古老天文观象台遗址。有关专家推测,多种数据表明,这座观象台形成于公元前2100年的中国原始社会末期,比英国公元前1680年的巨石阵观测早近500年。观象台坐落于陶寺古城遗址东南位置,形状为一座直径约50米的半圆形平台。台座顶部有一半圆形观测台,以观测台为圆心,由西向东方向,呈扇状辐射着13个土坑,同时有13根夯土柱。古代人利用两柱之间来观测正东方向的塔儿山日出,并根据日光影可以推测出一年的十二节气,经与现在农历时间比较,实地模拟观测后,节气时令精确度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