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400-009-0862
贵州
当前位置:主页 > 导考资料 > 面试资料 > 西南 > 贵州 >
贵州飞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度假区
添加时间:2017-12-20
  飞龙寨景区是云贵高原第一大湖---是贵州飞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余庆县花山苗族乡境内的花山村水口组,现有22户80人,其中苗数人口72人,占总人口的90%。面积约5平方公里,地处乌江干流主航道,水陆空交通便捷(水路距遵义楠木渡65公里、距开阳洛河60公里,距构皮滩电站17公里;陆路距构皮滩电站30公里、距余庆县城60公里,距遵义120余公里,距省会贵阳200余公里,距遵义新舟机场60余公里)。飞龙寨景内有天下第一飞龙、百亩荷园、龙文化广场、民族风情园、飞龙洞等景点。云贵高原第一大湖——飞龙湖、亚洲喀斯特第一高坝——构皮滩电站大坝与此唇齿相依。
飞龙寨属国家4A景区,因天下第一飞龙落户这里而得名。现在,我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龙文化和这条龙的一些基本情况。大家都知道,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被称为“龙的传人”。这个称呼来源于古代图腾和传说。图腾崇拜的核心是认为某种动物和自己的氏族有一定血缘关系,是本氏族的始祖和亲人,因而也被尊奉为本氏族的标志、象征和保护神。龙是中国特有的图腾崇拜的产物。据考古研究,龙图腾,是远古以来以蛇为图腾的华夏族,在与周边各种以马、鹿、羊、鹰等为图腾的各少数民族部落长期融合而形成的共有图腾。在上古时代,龙就已经浓缩、沉积着人们的思想感情、期望信仰,成为中华民族始祖的图腾。随着历史的进展,龙不断地演变和升华为一种共同观念和意识形态,逐渐成为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龙象征着中华民族,中华民族也就和龙联系在一起。于是,围绕龙产生了“感天而生”的传说,黄帝、炎帝、尧等中华民族的始祖都成了龙的化身,这样一说,中华民族的子孙就成了龙的传人。
  游客朋友们,我们到达了飞龙寨龙文化广场,请大家下车后跟着我,我们将从天下第一飞龙的龙头出发,向龙尾方向沿别墅新区、民族风情园等景点画一个圆进行游览。现在,我们正行走在天下第一飞龙的肚子里,说起这天下第一飞龙啊,不得不说它的那一段动人传奇故事。故事讲的是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以前,飞龙寨一直叫水口寨。明万历“追苗赶汉”期间至清同治年间,水口寨尚姓族居人家较多,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
景区与飞龙湖相融一体,湖区总面积97.6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00米,湖面最宽处2000余米,最窄处100余米,森林覆盖率高达73.4%,年平均气温16.4℃,夏季25.4℃,冬季7.6℃,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舒适宜人。
景区内有古朴苗族村寨及地方民俗文化建筑,建有999米长的天下第一长龙,龙文化和地方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湖区有气势宏伟的神奇飞龙赤壁岩溶,景区内自然风光秀丽,山水峡谷风光独具特色。
飞龙寨景区是以龙文化和少数民族风情体验为核心,以荷花园和飞龙湖山水景观为主要产品内容,以休闲度假、水上运动、低空飞行体验、生态观光、祈福文化体验为特色的旅游
综合服务区。
飞龙码头简介
飞龙码头是国家AAAA级景区——飞龙寨的水上交通枢纽,是乌江水上航运的主要集散地之一,左邻瓮安县,前靠湄潭县,素有“鸡鸣三县”之称,目前主要用于游船、快艇、海事巡逻船的停靠。
与飞龙码头隔岸相望的“九龙赤壁”,壁上生有九条岩石龙纹,还有两尊栩栩如生的佛像,有缘人自可相见。
荷花园简介
飞龙湖荷花园面积达数十亩,荷花品种20多个。园中十二生肖栈道与园岸、亭廊相接,高低错落,游走栈道观赏荷花会感受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园旁边是“小青瓦、坡屋面、雕花窗、转角楼、白粉墙”为主要特征的黔北民居,无声地讲诉着余庆在全国蜚声遐迩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活动。
龙文化广场简介
龙文化广场因全长999米,宽7.8米,高4.5米的“天下第一飞龙”立于飞龙湖畔而得名,广场的祭龙石碑,碑高 2.5米、宽 2米、重1300公斤,碑文为中国龙文化专家庞进先生起草的祭龙文《飞龙赋》。广场小水池中央有一圆球形龙珠,龙珠是龙的圣物,是对生命的呵护、爱抚和尊重,体现和表达了古人的一种“生命意识”。广场上有拜龙台,方圆百里的百姓时常到此拜龙求佛,干旱时节尤甚。站在广场外沿,远眺“九龙赤壁”,俯瞰飞龙湖,让你心旷神怡。
有赋赞曰:美哉斯龙!腾空湖岸,万千气象。艳阳高照,辉映穹苍;烟雾迷茫,若驰若彰;暴雨倾盆,雷霆震岗;霰雪纷纷,素裹银装。
民族风情表演场简介
花山苗族乡是余庆县唯一的民族乡,少数民族占全乡总人口的54.5%。苗族人热情好客,能歌善舞,在村寨中都有比较固定的歌舞表演场所。民族风情表演园建于2009年,占地1300多平方米,可容纳2000余人。表演场中的苗族民居的用材、结构特殊,通体是木质结构,凡是需要卯合的地方,用的都是木楔子;结构为俗称“四列三间”、“五柱四瓜”、人字形屋面结构。每当夜晚,村民和游客们相聚在此举办篝火晚会,苗家儿女唱歌、跳舞、敬酒等等原生态的表演和互动,让您乐在其中、流连忘返。
龙王阁简介
清代北派仿古建筑,建筑面积1098平方米,总高度28米。主体采用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斗、拱、梁、柱油漆彩绘,清代金龙装饰效果。与对岸九龙赤壁遥相呼应,人们在此祈求平安,香火旺盛。它改变了乌江“无阁”的历史。
低空飞行基地简介
贵州飞龙湖低空飞行基地是国家通用航空旅游示范工程。占地约170亩,飞行高度距离地面1000米以内,包含一条具有国际标准的飞行跑道。所有设备已经通过了德国和英国的安全认证。
在这里不仅可以畅游飞龙湖,更能体会独一无二的空中飞翔,鸟瞰飞龙湖,感受不一样的风景。
贵州飞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北门浪水湾景区逐段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飞龙湖国家湿地公园,飞龙湖浪水湾休闲度假旅游区观光旅游!我是景区讲解员XXX,今天,由我为大家提供讲解服务,在行程中大家如果有什么需要或者疑问的都可以向我提出来,我将竭尽全力的满足大家。“浪漫飞龙湖”之旅目前主要由“多情浪水湾、狂欢飞龙寨、醉美乌江画廊”两区一廊组成。我们今天要浏览的地方是浪水湾景区,包括农耕园、神奇园、猕猴半岛、船游醉美乌江画廊,希望在我的陪同下大家能有一个愉快的旅程,愿我们这次浪漫飞龙湖之旅能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
浪水湾
生态停车场
浪水湾景区是贵州飞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北门。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生态停车场,大家可以看到我们这里每个停车位上面都是绿草成荫,这个可以为我们的爱车减压。而且我们停车场还整齐划一的种有桂花树和樱花树,当花开的季节呢,我们一下车就会有一股清香扑鼻而来。这边是汉白玉雕刻的九条地龙,是我们飞龙湖世界第一长龙的一个承接。
文化广场
在我们的左边是舞台,大家坐了那么久的车,一定想轻松一下了。好啦,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景区文化广场。在广场的两边的栏杆上雕刻着我们余庆的一些文化,比如说:农耕文化、婚庆文化、节庆文化等等。还有余庆五星教育的宣传和《三字经》,感兴趣的朋友呢可以去看一下。在我们眼前的是乌江明珠。乌江是贵州的母亲河,余庆就是这条河上最璀璨的明珠。在我们眼前拔地而起的是余庆烦人地图,大家站到这个方位看一下,是不是很像我们中国的地图呢?一只雄鸡,而且还有小台湾,独花地处黔东南州,施秉县牛大场境内,但是它是属于我们余庆的行政管辖范围的。在中间银色那一块就是我们的乌江,就是等一下我们可以看到的飞龙湖。已建成的几条高速公路,有余凯高速,江安高速,道翁高速,预计今年年底完工,余遵高速正在理建。
高矮人舞
大家请跟我往这边走,我们现在看到的是高矮人舞,是我们余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这里我们以雕塑的形式展现给大家,高矮人舞起于民间,是劳动人民在庆祝丰收和劳作之余的一种自娱自乐的方式。大家请往这里看,这个是矮人,他们用箩筐罩住自己的头,把衣服移到腰间,用泥土在肚子上面画上五官,扭动身子,让肚子上的五官表现出一些滑稽的表情。在中间是高人,是两个人重叠而成的。传说,很久以前在天上住着竹竿人,地上住着扫帚人,地下住着扁担人,他们通婚自由,非常的和谐,而处在封建社会的劳动人民就想像他们一样自由快乐,所以就创作了这一套高矮人舞来表现出他们心中的渴望。在这边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大肚子人,大家看一下他是不是很像一个外国人呢?对啦,他是一个德国人,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来到我们的古镇敖溪,观看这个高矮人舞的时候,拿出他的高级相机在那里拍照,非常入迷,连自己的裤子掉下来了都不知道。当时这一滑稽时刻就被我们余庆的一名摄影爱好者拍下来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就是当时的情景再现。
花灯
在这边我们看到的是花灯表演。我们余庆花灯是黔北花灯的代表,而敖溪花灯又是我们余庆花灯的代表。花灯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大家为了表示节庆的欢喜而创作的一种表演形式。大家可以看到在上面的两位是花灯的主要表演者,唐二和幺妹,所以我们的敖溪花灯又称作是唐二花灯,扮演幺妹的角色是一位男士,因为当时在封建社会的时候,女士是不能出门的,足不出户,更别说是来做一些抛投露面的表演了,所以这里的幺妹就选用男士来扮演。这个表演形式和表演者就选择方式一直沿袭到现在,我们现在在花灯表演幺妹的扮演者同样也是男士。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花灯表演是在八仙桌上进行的,这个就寓意节节高升。从八仙桌下面门走过就会升官发财,在边上我们可以看到执灯的人,他们手里拿着花灯,上面写着富学乐美四个字,我们余庆呢就是“四在农家”的发源地。我们把这四在农家放在这八仙桌上呢是希望四在农家事业能够节节高升,越办越红火。
服务中心大楼
我们正前方的就是我们景区的服务中心啦,整栋大楼以一个红色的框架为主题,红色代表红红火火,寓意飞龙湖人气红红火火,余庆经济蒸蒸日上。中间镶嵌着832位采茶女,她们采的是余庆的小叶苦丁茶。我们余庆是中国“小叶苦丁茶之乡”,被誉为是“绿色金子”,它的制作工艺已经被例入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右手边的在埋头采茶,左手边的在为大家的到来欢呼歌唱。在大楼前面有两个水池,这个是我们乌江的一个缩小版,大家可以走在玻璃上面去体验一下脚下的涛涛江水。在水池的前面有两个词语,创新和尊重,创新二字是我们的一个设计理念,一切以创新为出发点,而尊重二字呢就是体现我们的服务理念,就是“让每一位游客在这里得到无上的尊重”。请大家往里面走,现在我们进入的是服务大厅,在右手边是售票窗口,左手边是微笑小屋,导游窗口。我们这里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免票政策,姓龙或者属龙的凭身份证免门票,这个是独一无二的,其他景区是没有这种政策的噢!
换乘中心
这里就是我们的换乘中心啦,每一位游客进入景区,就在这里乘坐观光车到码头去,眼前的是安徒生笔下的“海的女儿”。这是一个童话故事:海王有一美丽而善良的女儿小人鱼。小人鱼爱上王子,为了追求爱情幸福,不惜忍受巨大痛苦,脱去鱼形,换来人形 。但王子最后却和人间的女子结了婚 。巫婆告诉小人鱼,只要杀死王子,并使王子的血流到自己腿上,小人鱼就可回到海里,重新过无忧无虑的生活。她却自己投入海中,化为泡沫。她为了她的爱,成全了她所爱的人,这恰恰体现了她对爱的真诚和执着。现在请大家在这边上观光车。
醉密花谷
在我们的左手边是一片花海,名为醉密花谷。为什么叫醉蜜花谷呢?很多情侣们在这里照相如痴如醉,有时候忘记自己的衣服丢到哪儿啦,这儿又是蜜蜂干活的聚集区,所以我们就叫它“醉蜜花谷”了,这里面的花看起来很像薰衣草是吧?其实不是,它们是来自澳大利亚的“马鞭草”,听说看了他以后,做事效率就比以前要高,因为“马鞭马鞭,快马加鞭”。在我们左手边可以看到一个四合院,这里是农耕园,是传承千年农业文化的一个地方,一会我们会到里面去仔细品味。
三角地带
大家来到这三角地带,有四个地方要游览,一是神奇园、二是农耕园、三是猕猴半岛、四是乌江画廊。
神奇圆
在这边就是我们的神奇园了,神奇园,顾名思义,里面的东西都是些眼见不为实的,需要大家动脑筋才能弄明白,动手才能才能体现聪明才智。(带领游客玩每一个小的项目,逐一做介绍,只能指引,不能揭秘)
农耕园
   游客朋友们,上面呈现在眼前的是我们浪水湾景区新打造的以农耕文化为主的农耕园。提到农耕二字,大家心里边儿有没有出现80年代、70年代、甚至更早前的农民劳作的画面呢?是的,大家也许已经猜到了,我们浪水湾农耕园就是按照“融入自然上水,还原农家院落,再现农耕场景”的总体思路设计建设而成的。
   主体建筑为黔北地区特有的四合院民居,凝聚着丰厚的历史信息,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民居是家的所在,家是一个富于感情色彩的地方,它满足了人们的物质功能需求,同时也非常符合黔北居民的住房审美取向,又具有现代美感和很强的农村实用功能。具有舒适性、艺术性、观赏性等特性,为木质结构。这种建筑冬暖夏凉,不热不漏还气派大方漂亮,又有一点少数民族的风格在里边,比如说吊脚楼。还有一个最为显著的特征,房屋呈方形,中间形成天井。多数人家齐聚在四合院里,关系和睦、其乐融融,所以过去才有了“远亲不如近邻”的民言。天井是露天空地,集雨水的地方,雨水是财富,顾名思义天井就是聚集财富的地方,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寓意。“小青瓦、悬山顶、穿斗枋、雕花窗...”的建筑结构,融入自然,拙朴而安闲。
   整个农耕园以传统农家人的生产、加工、起居、风俗、教育为线索。进入农耕园,首先映入眼帘的画面就是这位慈祥的农民伯伯牵着肥胖的大水牛耕犁的场景,尽管是多么的辛苦,但是在他的脸上依然可以看到暖暖的微笑,期待丰收的喜悦。我们再往上面走几步,左前方可以看到农民们杀猪的场景,这头大大的肥猪再怎么样也得有四五百斤吧,大家请看,下面的那个长板凳都快撑不住了,呵呵。看样子猪毛已经刮完了,一个人用棍棒打,另外一个人就用嘴对着猪脚吹气,把猪吹得鼓鼓的,这是在没有现在的气枪之前,像猪的身体里注入气的一种方式。在那个时候的农村除了办大事摆酒请客才杀猪以外,就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杀猪,才有新鲜肉吃,看他们是有多开心啊!
好了,我们现在进大门里边儿去瞧瞧,我们往左边走,现在大家看到的是私塾文化展示厅,私塾是旧时私人所办的学校,以儒家思想为中心,是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教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在蒙养教育阶段,十分注重蒙养的教养教育,强调蒙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比如说对蒙童的行为礼节。像着衣、叉手、作揖、行路、视听等都有严格的具体规定,为我国教育的传统。另外啊,私塾中体罚盛行遇上粗心和调皮的学生,先生经常揪学生的脸皮和耳朵、打手心等,你们看,后面趴在桌上的那个小同学肯定是要被打手心或是揪耳朵的了。
现在我们再往前走几步看到的是民俗文化展示厅,我们的花灯文化,花灯在贵州主要有两支,黔南花灯的代表在独山,黔北花灯的代表在余庆,而余庆花灯主要集中在敖溪。在古代,花灯的主要作用是照明,由纸作为灯笼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条制作,中间放上蜡烛或是灯泡,成为照明工具,花灯是中国传统产业时代的文化产物,兼具生活功能与艺术特色。它是汉民族数千年来重要的娱乐文化,它既有“傩戏”酬神的功能,又有娱人娱乐的价值。现代社会多与春节、元宵等节日悬挂,为佳节喜日增光添彩,祈求平安。执舞者是由唐二跟幺妹组成。如今我们的敖溪花灯啊已经被列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保护。
看完了花灯,我们来看看舞龙狮,舞龙又称耍龙灯、龙灯舞。龙是汉民族古老的图腾,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幅,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汉民族的一种习俗。从春节到元宵灯节,许多地方都有舞龙的习俗。龙在中华民族代表了吉祥、尊贵、勇猛,更是权力的象征。瞧,小朋友们正在放鞭炮呢,在那个年代的话,小朋友们能有鞭炮放的话就已经非常奢侈了,在他们的脸上看到了小时候纯真的笑容,瞬间勾起了自己小时候的回忆,可惜啊时光不能倒流。
大家都肯定逛累了吧,那边已经帮我们准备好了一桌美味佳肴哦,我们快去瞧瞧吧。快看眼前的这个小孩多乖,看他妈妈还在忙碌地做饭,奶奶也没有闲着,他们家还有那么多腊肉叻,看这里面所有的摆设陈旧的板凳、桌子、碗柜、灶台、木桶、木盆等等都是曾经非常非常熟悉的东西,不知道各位也有没有过这种生活,有过的朋友们肯定想念到以前了吧。我们再去参观他们家的厢房,同样也是陈旧的床、柜子、竹椅、木镜,有没有很复古的味道。我们再往左边走,可以看到两位慈祥的老人正在编织草鞋和竹篓,旁边还有纺织机,还有已经织出来的背小孩儿的花布,再往里走可以看到正在打糍粑的婶婶,大家看一下这位婶婶在做什么呢,有没有见过这个奇怪的东西,这个啊,用我们这边的土话叫做“风箔”,是用来过滤刚从地里收回来的五谷杂粮的,在旁边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位老人在炒爆米花,直到今天都还有人用这种方式炒爆米花吃,特别香。
现在我带大家去感受一下田园生活,一层层的梯田浮现在眼前,看到这儿,有没有想要脱掉你的鞋子下去试试,帮帮这位年迈的老人,体验一下乡村生活。看到这儿啊,小X我想起了一首歌“打田栽秧排队排,男排东来女排西,男的好像是薛仁贵嚒,女的好像是穆桂英,哟咿哟呵喂,哟......”。好啦,唱完了歌,我们继续来体验乡村生活,这位渔民正在打鱼叻。
享受完了田园生活,我们来看看农民们曾经做农活时所用过的劳动工具,在农村生活过的朋友们肯定都不陌生,有木桶、丝瓜、扁担、石磨、蓑衣、钉耙、竹篓等等,太多太多的农用工具,勾起了对曾经的回忆。
我们的二楼是厢房,是住宿的地方,可以让各位尊贵的游客在这里享受到乡间的生活,住着乡间的木房,睡着乡间的木床,呼吸着乡间的空气,感觉瞬间回到了那个年代。
醉美乌江画廊游船解说
(船上解说加上欢迎辞)
为了保障您和他人的安全,特别提醒大家一下注意事项:1、请依次上下船,不要拥挤,以免发生滑到倒、摔倒等意外事故。2、请不要在船舶内乱刻乱画;请不要吸烟;废弃物请放入垃圾桶。3、船舶航行中请不要在船舱内乱走动。4、带小孩子的朋友请看好小孩,要随时照顾好孩子的安全,请不要在船头、船尾玩耍,在船舱内走动时请不要奔跑,以免发生危险。5、请大家妥善保管手机、相机、等摄影器材和其他贵重物品,以免不慎落入水中,造成您的财产损失。
我们的游线分长线和短线(也叫A线和B线)。长线是游览醉美乌江画廊,全程50公里,游贵州第一大湖,观亚洲第一高坝,拜世界第一长龙。短线就是游醉美乌江画廊的一小段,观亚洲第一高坝,游贵州第一大湖。
现在简要的给大家介绍一下飞龙湖。飞龙湖位于遵义市余庆县境内,总面积96.04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00米,最宽处可达2千米,最窄出只有50米。是构皮滩水电站下闸蓄水形成的人工湖,是目前云贵高原上最大的人工湖,相当于12个杭州西湖那么大。整个湖面从空中俯瞰像一条腾空而起的巨龙,所以起名为飞龙湖。这里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醋署,旅游季长,森林覆盖率高达74.3%,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有人说把这里的空气打包到北京去卖,一定能卖一个好价钱。
地处飞龙湖景区中心,位于黔中腹地,水陆空交通便捷,醉美乌江画廊“不是三峡,胜似三峡”、“不在西湖,宛若西湖”,一步一景,一景一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在碧水青峰之间,峡谷深幽,腾竹如毯、红栌似锦,江山如画。一路上,峡谷幽音、竹筏放歌、鸳鸯戏水、浪遏飞舟,上演亘古不变的美丽。加上清澈萦回的流水,苍翠奇特的山峰,陡峭雄伟的石壁,以及峡湖相连、湖尽峡来、峡隐湖现的醉美景观,令人称绝,让人留连忘返。
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叫做青龙峡,在这片水域下方,以前有一个古老的寨子,这里盛产竹子,当地的人们利用这个资源优势,大量的生产纸,当时这里的造纸业是非常发达的,周边用的纸张都是这里生产的,这里也因此而得名纸坊。
在我们的左手边是浪水湾的猕猴半岛,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景区的木栈道,这里是野生猕猴的观赏区,眼力好的朋友还可以看到猕猴在栈道上嬉戏玩耍。
猕猴简介
说到猕猴这里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猕猴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生理上与人类比较接近,具有极高的医学科研价值和表演艺术价值,现存量较少,非常珍稀。以树叶、嫩枝、野菜等为食,也吃小鸟、鸟蛋、各种昆虫,甚至蚯蚓、蚂蚁。善于攀援跳跃,会游泳和模仿人的动作,有喜怒哀乐的表现。集群生活,群居,一般30~50只为一群,大群可达200只左右。猴群大小与栖息地环境优劣而有别,一般都有十数头或数十头。繁殖和缺食季节,往往集群大些,故活动范围也较大,在饲养条件下寿命可达25-30年。在夏天很热的时候幸运的游客就可以在这里看到一次不一样的跳水比赛,我们平时都是看到人跳水这里我们可以看见猕猴跳水,样子呢是非常搞笑滑稽的。
双鳄潭
穿过青龙峡,我们来到了双鳄潭。是因为这两座山脊活像两条鳄鱼在幽会而得名。据说,他们是一雌一雄,一公一母,大家请猜这两条鳄鱼,哪条是公的呢?对啦,有朋友已经猜出来啦,那条头上戴绿帽子的是公的。
樱桃井滚装码头
游客朋友们,在我们左前方是正在修建的樱桃井滚装码头,于2013年7月3日正式动工,它是乌江水运构皮滩水电站翻坝运输系统工程的子工程,是我省在建建设标准最高,吞吐能力及投资规模最大的水运工程项目,它的建成将在2016年实现我省乌江水运通道年通过能力达500万吨的目标。
构皮滩水电站
大家都知道乌江是贵州的母亲河,它是长江南岸最大的支流。因为它丰富的谁能资源也被称作是流淌着金子的河。它的金子效应在我们余庆得到了非常好的印证。构皮滩水电站是乌江流域梯级电站中最大的电站,它是贵州西电东送的标志性工程,总投资138亿元。开工建设于2003年,08年下闸蓄水,09年实现了5台大型机组全部投产发电。电站总得桩基容量为300万千瓦,年发电量96.67亿千万时。如果五台机组全部满负荷运行的话,每天可以为我们国家创作两千万元的收益。构皮滩电站发的电都是供往沿海一带的,像我们广州亚运会、广交会都是用的我们构皮滩 水电站发的电。
电站的5台机组全部国产化,全部是自行设计和制造的。因为乌江特殊的地质地貌增加了施工难度,构皮滩水电站的建设挑战了很多世界难题。整个电站的厂房都建在巨大的山体里面,而地下厂房的链接都是靠隧洞,在不到0.5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布置了70多条隧洞,总长达15公里。
我们刚刚看到的拦河大坝,坝高232.5米,比三峡大坝高47.5米,比葛洲坝高185.5米。是目前在喀斯特熔岩地貌的第一高坝,世界第三高坝。它弧长552.5米,相当于80层楼那么高。
在电站的修建过程中,一直很注重环保,在建设初期,对背淹没的珍惜植物进行了挽救式的移栽,建成了植物园。其中有国家Ⅰ级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银杏,国家Ⅱ级保护植物榉木、楠木等。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银杏,银杏为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白果,公孙树,鸭脚树,蒲扇,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银杏出现在几亿年前,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子遗植物现存活在世的银杏稀少而分散,上百岁的老树已不多见,和它同纲的所有其他植物皆已灭绝,所以银杏又有活化石的美称。变种及品种有:黄叶银杏、塔状银杏、裂银杏、垂枝银杏、斑叶银杏等26种。
银杏树的果实俗称白果,因此银杏又名白果树。银杏树生长较慢,寿命极长,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银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又有人把它称作“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是树中的老寿星,具有观赏,经济,药用价值。
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及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痉挛、血清胆固醇过高支气管哮喘、等病症都有一定效果,还有美容养颜的功效。
电站的环保费用期初预计1000万,但是到目前为止,用于环保的费用预计达到了1.3个亿,相当于初期预计费用的13倍。正是这样的环保理念和环保投入,才会有今天这样如此干净的湖水,如此翠绿的青山。
乌江主航道
驶过构皮滩电站大坝我们正式进入了飞龙湖主航道,在没修建构皮滩电站以前叫乌江主航道。在这里顺便给大家介绍一下乌江流域。
乌江,古称牂牁江,唐宋又称黔江等,元代首次称为乌江。发源于贵州省境内威宁县香炉山花鱼洞,流经黔北及渝东南,在重庆市涪陵区注入长江,干流全长1037公里,流域面积8.792万平方公里。乌江水系呈羽状分布,流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流域内喀斯特发育。地形以高原、山原、中山及低山丘陵为主。由于地势高差大,切割强,自然景观垂直变化明显。以流急、滩多、谷狭而闻名于世,号称“天险”。
乌江横贯余庆县境69公里。把余庆分成江北和江南,江外和江内。这一分不止是地域性的分割,而且文化也是不一样的。我们江北一带的人们非常的重视文化教育,松烟镇是他山文化的发源地,明末清初的大学士钱邦芑先生在他山隐居,七进七出,前后长达11年。在此期间,他潜心著学,开馆授徒,写下了历史上有名的他山文化。而正是受他山文化的影响,松烟镇觉林村一个叫马家寨的地方,从民国以来,前后出了8个博士,这个现象被外界称作是博士寨现象,这里被誉为黔北博士寨。
美女洗头
我们抬头朝上游望去,可以看到左右对峙的两座山峰,恰似两个少女正悠闲地仰躺在湖边。其秀发,缓缓沉入水中,好似正在漂洗。她们两头相向,所以叫美女洗头。有诗人写出这样的诗句:“日月相随星作伴,苍桑岁月难入眠。不与情郎身相许,龙女洗头为哪般?”
鸡冠山余家洞
因一山酷似鸡冠而得名。鸡身部位,一道石梁子,从山巅一路挂入乌江,好似鸡身上捆束着一道铁链。关于这道铁链,还有一个传说。说的是张三丰担石造梁家渡桥,惹恼了土地菩萨。一日,张三丰担着巨石,行至平江,突闻鸡鸣,不得不放下担子,返回天宫。可等他急忙忙赶至南天门时,见天明尚早,一怒之下,将手中担石铁链子掷向雄鸡,将雄鸡牢牢捆在乌江边,使之万世不得动弹。
鸡冠山半腰,有一个洞,洞口离未蓄水的乌江江面300多米。清末民国初年,余庆县县长余治武的家人,为躲匪乱,在洞中隐藏数年之久。人们因之将其称为余家洞。若要进洞,需走过江边乱石,然后手脚并用爬过数重悬崖,这才来到一个可同时站立三五人的地方。这地方紧贴崖壁,长着一棵柏树。爬树上行十余米,才到得了余家洞。山势陡峭,余县长家人在此躲避时,有好几人不小心先后跌落进乌江边乱石丛中。如今,水位上涨,余家洞洞口离水面不过五六十米,你就是飞身从洞口跌落,也不过就是尝试了一下高台跳水而已。
赵溪河
赵溪河发源于瓮安县平坝乡水晶坝村下棚垄村民组倒马坎,于余庆县花山乡河江村范家寨村民组天生桥处注入乌江,全长约15公里。赵溪河湖区,水域宽阔,十多个孤岛,犹如一颗颗玛瑙,点缀在深蓝的湖面上。其主要的景点有:
平桃河
好了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所到的地方是平桃原始森林。在这里面有很多的野生动物,常见的有野鸡、野猪、野山羊、蟒蛇等。其中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穿山甲,穿山甲是一类从头到尾披覆鳞片的食蚁动物,分布在非洲和亚洲各地。亚洲地区分布在中国湖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贵州、四川、云南、等地。穿山甲为鲮鱼科动物的鳞片,善于走窜、行散。有活血通络、消肿排脓、祛风止痛、通乳等功能。
在我们原始森林我们还会看见一大片的藤竹。藤竹是不是平桃原始森林的特有物种,我们不得而知。最让让我觉荣幸的是,终于认识了她,就像不经易中,等来了你宿命中的那个人。
仙锋河
仙锋河属乌江一级支流,亦称沪塘河、跳墩河。发源于湄潭县顿子溪。流至窑堡后,与从右岸白脚山流来的小溪汇合而称马渡河,在新台村台上组尖山入境后,往南流到各口(亦称母猪塘),与从右岸流入的蒋家河沟汇合,称跳墩河。下游河段由杨仙锋至岩上称仙锋河,为余庆县与湄潭县界河。仙锋河流经松烟镇新台村、龙家镇平桃村,在岩上注入乌江。主河道长37.6公里。峡谷两岸植被保护完好,景色奇特。
道瓮高速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道翁高速横跨飞龙湖的一段,道真到瓮安,经过重庆武隆,以后要是重庆的朋友到我们这边就很近了。这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有人说,是大山挡住了我们的致富路,现在好了,余凯高速,江安高速,道翁高速,预计今年年底完工,余遵高速正在理建,有了这几条高速啊,我们余庆的可进入性就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破岩
在我们船行的左手边可以看到有一块石头是单立出来的,这块石头一直破到湖底。传说张三丰为了下游仙峰河口处修大桥,就看中了这些巨石,于是在一深夜,拨开这座山,取巨石作桥墩,但是由于巨石太大,张三丰只是把它从山体上劈下来,还没有来得及搬走,他就被找回了天界。当然这也只是传说,但是这个地方据当地居民说,这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这块山体由于地震的原因和主山体分离了,也就变成大家现在看到的这般景象了。其实喀斯特地貌也有喀斯特地貌的好处的,例如,在贵州地区地震就很少见的,这是为什么呢? 地震的形成原因分很多种,然而发生次数最多的地震形式是构造地震,构造地震的形成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称为构造地震。破坏力也最大,但是喀斯特地貌有个对抗这种地震的法宝,喀斯特地貌地区多溶洞,而且溶洞之间大多与地面连通,所以在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能量的同时,这些溶洞也会减弱这些能量的聚集,从而减少地震的发生。
石家洞
石家洞位于花山苗族乡水口村民组的乌江绝壁上,构皮滩电站尚未下匣蓄水之前,位于悬崖上的石家洞可谓奇险致极。下临湍急乌江水面近二百米。人欲进洞,须乘船至崖下,然后上岸,攀荆棘树条上行百余米,至一绝壁处,或抛铁质飞爪,攀绳而上,或架长梯攀爬而上,方可进洞。而今,石家洞被淹在水下二三十米深处。
石家洞是内部相互连通的一组洞。三个洞口面朝乌江排成一排,从右至左依次称为正洞、方洞、偏洞。洞内部究竟有多大,至今无人知晓。正洞口有木盆、灶头、瓦罐、柜子盖等残骸;入正洞不远便隐约可见仕女图及“太平”等石刻文字,洞左侧还有数十平方米的大厅,厅中有珊瑚岛,有高约三丈的圆形大石柱,有多头佛像,有三足鼎立的宝塔,有玉砌琼雕般的宝座,有淙淙清泉……方洞的石壁上刻有“险甲天下”、“万两黄金徒自有,不如山头一局棋。楚子荥阳弘林永历元年(1647年)”等文字。
如此凶险至极之所,缘何叫石家洞?据说太平天国时期,石达开兵败,南下避于此,故而得名。洞中穹窿顶上的绘画及文字;洞的地面上残存的工事及朽坏的日用工具;还有1971年11月,一个叫石渊密的农民,在石家洞洞口发现的“南明总兵官防印”;居住在离此不远的数十户石姓人家,亦自称是石达开之后,他们举证说:他们祖上去世后,都不立石碑,原因是隐姓埋名,以防不测。证据不一而足,虽无人确考,但此洞与明亡清兴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看来是有不少渊源的。
鸡鸣三县
各位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的终点站就要到了,我们马上就可以看见天下第一长龙了,现在我们所在的这个位置是一个鸡鸣三县的地方,在我们的左边是余庆县,右边是湄潭县,前方是瓮安县,这里是三县的接壤地,在早上,这里的鸡一打鸣,那三个县的人都得起床,所以这里是一个鸡鸣三县的地方。
现在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天下第一长龙了,我们这条龙长达999米,取九五之尊之意。它是非常有灵性的,当时在点睛的时候,是2012年的5月28号,开光先生来到这里的时候,天空飘起了瑞雪,瑞雪兆丰年,很好的兆头。而且在点睛的那一瞬间,湖面上无风起浪,当时没有吹风,但是湖面上起了一米多高的浪,当时先生就说,这是龙活了,她下水了。好啦,现在请大家准备好摄影器材拍照,我们在水上的时候可以看到整个龙的全景,大家把握好时机。
飞龙赤壁
在我们对面的这一片崖壁非常的壮观,在雨季的时候有一股水从崖中间留出,好似生命之源。关于这片崖,曾经有人这样说过,“飞龙湖就是这样的崖,围起来的酒盅,里面盛满了琼枝玉液”!
(下船时提醒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