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400-009-0862
青海
当前位置:主页 > 导考资料 > 面试资料 > 西北 > 青海 >
互助土族故土园导游词
添加时间:2017-12-19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来到拥有大山,大川,大湖的华北屋脊大美青海观光游览,我是你们本次旅途中的导游,我姓李,大家可以叫我小李,旁边的这位帅哥是我们此次旅途中的司机小赵,小赵有多年的驾驶经验,各位可以放心乘坐。小李在这边预祝这次旅行圆满成功!
   今天我们要去的景点是青海省三个5A级景点中的一个,互助土族故土园旅游区。互助土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土族是中国人口比较少的民族之一,现有人口约29万,主要聚居于青海省东部湟水以北、黄河两岸及其毗连地区,其中大多居住在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和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部分散居于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门源县以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等地,境内土族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5%。
   土族是青海省的一个世居少数民族,据考证分布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土族形成于元末明初,其主体来源可追溯到元明及其以前活动于此的吐谷浑人和蒙古人,土族的起源是古代吐谷浑为主体,融合元代蒙古驻军逐渐形成现在的土族。互助土族故土园景区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境内,距青海省会西宁市31公里,总规划面积6.81平方公里,其中核心游览区达3.25平方公里。景区包括天佑德中国青稞酒之源、彩虹部落土族园、纳顿庄园和西部土族民俗文化村、小庄土族民俗文化村5个核心景点,分别展现了土族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的青稞酒文化、弥久沉香的酩馏酒文化、古老纯真的建筑文化、别具一格的民居文化、古朴神秘的宗教文化,是世界上最全面、最纯正、最真实的以“土族文化”为主题,集游览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宗教朝觐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成为国内外游客集中了解土族民俗文化的首选之地。
       互助也被称称为是彩虹的故乡,那么既然来到了彩虹的故乡怎么能不让大家一饱眼福见见美丽的彩虹呢?天上的彩虹总是稍纵即逝的,而土乡的“彩虹”却是一种永恒的美丽,这是因为土族是一个崇尚自的民族,雨后的彩虹正是他们心中的向往,土族人的服饰是非常独特的,土族阿姑的传统服饰是非常漂亮的,由黑,绿,黄,红,蓝,白,橙的彩布缝制而成,犹如一身彩虹在身,用这绚丽而又充满欢乐色彩的服饰诠释着他们对自由的渴望,对彩虹的向往。土族的刺绣是土族服饰中最有代表意义的一种重要的装饰工艺,绣时一般七色俱全,配色协调,鲜艳夺目。据考古发现,大约在公元四世纪左右,盘绣工艺就已发轫。在一千多年的传承中,土族刺绣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绣法多样,形成了土族最具特色的服饰文化和民俗学、美学等多种价值。对一名土族女子来说,刺绣是她们一生中的必修功课。土族女子出嫁前,首先要在娘家办一个土族刺绣个人展,将自己绣制的衣服、佩饰、鞋袜等向娘家人一一展示,然后还要在婆家利用新婚庆典之机,给婆家人、庄邻和亲戚朋友们展示自己的绣品,并向婆家亲人赠送自己亲手绣制的物件。土族女子有了儿女后,又会花费十几年的时间,把刺绣技艺悉心传授给女儿,如此岁月历经上千年,形成了土族刺绣特有的“气质”。2006年5月20日,土族盘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们了解了土族的服饰 ,起源,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土族的婚礼吧! 土族的婚礼分为娶亲、送亲、结婚仪式,谢宴等程序,仪式繁缛、自始自终是在载歌载舞中进行。在娶亲的头一天晚上,男方家派两名能歌善舞的“纳什金”(娶亲人),携带娶亲的礼物(酒、羊、肉腔,蒸馍等)和“信偶孔”(新娘)上马时穿戴的服装、首饰(黑手饰、红包头、红头绳、上马袍等)及一只白母羊到女方家去娶亲;当“纳什金”快到女方家时,由女方家的阿姑们(姑娘们)前去接受礼物,并边唱、边舞、边后退,娶亲人到大门前时女方家的阿吾(阿哥)们也热情地出去迎接“纳什金”。此时,阿姑们跑进家里、关闭大门、唱起康德格玛,待“纳什金”听完歌后进门时,阿姑们便从门顶上向他们身上洒水。“纳什金”进屋上炕喝茶、吃饭时,阿姑们又唱起《纳什金斯果》。阿姑们唱完后,两位“纳什金”也要唱歌跳舞,直到鸡叫头遍才结束。鸡叫二遍时,开始给新娘改变发式,穿戴新婚妇女的服装,接着在堂屋举行上马仪式;上马起程仪式举行后,由新娘的哥哥和弟弟、姐夫、姐姐、舅父等十多人组成“阿仁切”护送新娘到婆家,“红仁切”所经过沿途村庄,凡是和新娘同村的红姑(已婚女子)都手捧酒杯等侯在路旁,向“红仁切”们敬酒,姑娘家人要回敬她们一尺红布,吃完“红仁切”走到距男方家二、三里路时,男方派两个人前往敬酒、献哈达。门前摆有接桌,上面放着酥油花"西买日"和有柏树枝的一碗牛奶,桌旁边有一木制的方斗,斗内装酒麸皮,上插一枝系有哈达的箭,放一个用红布裹着的瓷瓶,“经仁队” 们为表吉祥,用柏树枝蘸着牛奶向西方洒,并围绕方斗边撒麸皮,边跳舞唱歌,新娘进大门时、有两个妇女在前面拉着红白毛毡、新娘踩着毡,男左女右,双方手扶着红布裹着的瓷瓶,并肩慢步进入庭院,接着举行拜天地仪式,答谢媒人;人们围着媒人,一边唱歌、一边给媒人敬酒,向其嘴里喂炒面,往其脸上贴酥油。在院子中间,铺上草搭上木板招待“红仁切”,在宴席间要给“红仁切”上五个肉方,男方和女方家互相指送哈达、衣物等。之后“红仁切”最后吃长面条叫做“起发面”,“红仁切” 们刚端上饭碗,男方家的小伙子们手捧酒碗,在大门口唱起“赫杰”(起发喜客歌),向娘家人敬酒欢送,至此婚礼结束!
        互助是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民俗,宗教朝觐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土族主要信仰藏传佛教,还有一部分是信奉笨教,道教。以能歌善舞而著称,有高原上的“歌舞之乡”,“彩虹之乡”,“请客美酒之乡”的美誉,说到美酒就不得不说说土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了,土族是一个热情豪放的民族,青稞美酒是他们表达感情的最好载体,青稞酒是以高原上特有的农作物青稞和矿物水酿造而成的,如今清香甜美,醇厚爽口的青稞美酒已是青海名牌产品,除了以美食待客之外也总是唱着悠扬深情的敬酒歌,把青稞美酒献给远方的客人。土族视三为吉祥数字,举杯施礼是他们的传统礼仪,来客抵达要敬“临门三杯酒”,“上炕入座要敬吉祥三杯酒”,“上马三杯酒”,热情好客的土族人认为,客人酒喝的越多,主人就越会觉得光彩,因为这表达自己待客的周到与成功。喝了美酒我们在去品尝一下美食。
        平时招待一般客人以烤制的馍、油烙饼、凉面最为普遍。对尊贵客人先以烫水烙饼、肉饭等相待。烫水烙饼俗称“蛇落皮”,做法是用开水烫面,拼成薄片,撒上香豆粉和青油,圈起后又摊平。将锅烧热浇上青油烙成。其次上肉饭。将肉切成块,与其它蔬菜一齐烩炒后加水烧开,把擀薄的面切成方块或长条用手掐到锅里。没有肉时把鸡蛋打在锅里替代肉。
       来到互助土族故土园各位一定要吃好,喝好,还要玩好,玩什么呢?看眼前有许多人在上面转动的正是土族的轮子秋,这是一种民间体育活动,土族民间有一句俗语“饭一天可以不吃,歌一天不唱不行”转秋人在轮子秋上旋转,并在上面表演难度大,花样多,技巧高的动作,而围秋人边跳“安昭舞”,边唱着“转秋歌”   !
       说了这么多大家一定心动了,心动不如行动,就让我们走讲土族故土园亲自体验一下土族人民的热情好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