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电话:
- 400-009-0862
- 邮箱:
- zhongyuanbotu@126.com
海南璀璨的明珠导游词
添加时间:2017-12-19
一、东方市概况: 1.地理位置: 东方 地处海南省西南部,北距海口210公里,南距三亚180余公里。处于东经108°36′46″至109°07′19″,北纬18°43′08″至19°18′43″之间,昌化江下游。南及东南与乐东县接壤,北至东北隔昌化江与昌江县交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隔海相望,土地总面积2266.62平方公里,南北长65.4公里,东西宽53.6公里。 链接:海南东方市的交通状况 2.文化渊源: 东方历史悠久,行政区划多变。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开始置县;隋大帝三年(607年)为感恩县,以感受恩水为名;1949年12月与昌江县合并为昌感县;1952年4月组建东方县(时称小县),县政府设在东方村,昌感县仍存在;1958年底,东方小县、昌感、白沙三县合并为东方县(时称大县)。1959年县政府迁八所。1961年5月,三个县分出,分别恢复设置白沙、昌江县,昌感县撤销,将原东方小县的区域范围扩大成立东方县,县政府设八所,县名因原东方小县政府驻地东方村而得。1987年12月东方县改为东方黎族自治县。1997年3月设市,撤销东方黎族自治县。人口37万,汉、黎、苗、回等民族共同居住,其中黎族、苗族8万人左右。方言以海南话、普通话为主。 3.支柱产业: 东方市附近海域的油气资源丰富。“崖13-1”、“东方1-1”气田输气来自东方。根据中海油的有关数据,我省周边海域含油气构造18个、气田10个,探明储量石油46.6亿吨、天然气11万亿方。投资25亿元年产尿素52万吨的化肥项目96年投产。投资29.5亿元、设计能力为年产45万吨合成氨和80万吨尿素的二期项目2003年9月投产。投资10.9亿元的60万吨甲醇项目已于2003年9月开工建设,复合肥、甲醛、醋酸等项目正在规划之中。在“十五”:期间,东方的化工项目计划投资总额将超过100亿元,形成年产260万吨化工产品的生产能力和33亿元的工业产值,最终建成“中海油东方化工城”,届时东方市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化肥基地。 东方市境内东部的大广坝水电站,是国家“八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工程投资21.468亿元,坝长5842米,被誉为“亚洲第一土长坝”,具有发电、灌溉、供水和旅游等功能。计划投资20亿元的大广坝二期工程已通过国家水利部总规院的评估论证,该项目如能实施,将改善和增加101万亩的灌溉面积,为水力发电和工业用水提供丰富的水源。 东方的农业通过结构调整加快了产业化进程,全市现有芒果12万亩、香蕉8.5万亩、冬季瓜菜10万亩,初步实现了规模化、基地化和产业化。祥麟果菜基地、富岛农业基地、大广坝农业基地、万钟农业基地等逐渐成为东方农业的主导企业。坤瑞、龙洋、东大、山海等企业的高位池养虾和工厂化养鲍基地已有一定规模,随着八所渔港二期工程的扩建和水产交易市场的完善,以及山东好当家水产品加工城的建成,一个以渔港为中心,集生产、冷藏、加工、交易为一体的水产经济带开始形成。
二、东方之最: 1.东方八所港是全国最大的深水港。 2.东方大田坡鹿是全国最大的坡鹿保护区。 3.东方市大广坝水电站是海南省最大的水力发电厂。 4.广坝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是海南省第一个列入国家“八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工程总投资21.468亿元。 5.东方市大广坝电站拦河大坝长5842m,号称亚洲第一长坝。 6.海南省最大的香蕉种植项目落户在东方。1998年10月21日,东方市与香港现代农业集团有限伺签订香蕉种植项目合同,标志着海南最大的香蕉种植项目开始启动。该项目包括香蕉种苗培育、种植、包装、运输、销售“一条龙”作业,分3年实施,计划投资约10亿元,种植香蕉6666.7公顷。项目全部完成后,将年产香蕉25万吨,产值可达5亿元。 7.东方市是海南日照时数最长的市(县)——东方市年日照时数为2628.1小时。 8.东方市是海南年降雨量最小的地区——年均降雨量为993.3毫米。 9.东方境内的富岛化肥厂是是我国第一家天然气大颗粒尿素企业。 10.东方市东方化工城是海南省最大的化工城。目前东方市东方化工城已建成占地2000多亩的生产装置区,而规划中的化工城是16平方公里。 三、数据东方: 东方市位于海南岛西部稍偏南,昌化江下游。北和东北与昌江县隔昌化江相望,南及东南与乐东县接壤,西临北部弯。 全市境内和边界上的大山大岭工有48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有:峨贤岭、石山岭、毫肉岭、朦瞳岭、干仙岭、旧村岭、琼块岭、耳吉岭、观童崩岭、丘毛峰岭等。 在东方市境内生活着很多珍贵的野生动物,如,坡鹿、水鹿、黑冠长臂猿、短尾猴等。其中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坡鹿、黑冠长臂猿。 主要河流有8条:昌化江、感恩河、北黎河、罗带河、通天河、南港河、南尧河、东方河。 东方面临北部湾、海岸线长84公里。 海岸线蜿蜒曲折、形成八港七湾:八所港、英朝港、马岭港、南港、新村港、墩头港、感城港、面前港;大洛湾、感城湾、南港湾、墩头湾、利章湾、面前海湾和鱼鳞湾。 四、旅游景点: 1.天南第一泉——东方汉马伏波泉 位于东方市西海岸,离八所镇南5公里的罗带乡十所村,为汉代古井,名叫“汉马伏波井”。井口颇大,直径8尺多。据乡人传说,此井原系方井,后人扩大为圆井,以砖砌成,井近处原有伏波祠,久已毁废,墙上嵌一石碑,题“汉马伏波之井”,署“乾隆辛巳”(清高宗26年即公元1761年)。据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大诗人郭沫若1961年视察海南观看此井时证实,此井确为汉光武帝时马原将军经过海南时所造,距今已有1950多年了,饮尝井水,赞不绝口,诗随口出:“水泉清冽异江河,古井尤传马伏波。想见当年师驻日,三军朝汲定如梭。海盐含量百之三,饮此信之水味甘。十所于今沽惠泽,胜标铜柱在天南。薏苡烹来可作糜,军行用以止朝饥。功成人竟明珠视,古井无波水自知”。
“汉马伏波井”,夏日水凉,冬日水暖,十所村数百家汲取井水,即遇天旱,井水从不枯竭,自古水质清甜,故有“天南第一泉”和“感恩第一甘泉”之美称。“汉马伏波井”被东方市人民政府列为重点保护的文物 2. 大田坡鹿保护区 位于东方市八所镇东20公里的大田乡,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南坡鹿是印度泽鹿的同属,由于它分布在海南西部的丘陵草坡地带,故称海南坡鹿,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坡鹿的营养价值极高,鹿茸,鹿筋,鹿胎都是较一般鹿种高得多的营养滋养品,能使人强身健骨,延年益寿,防寒保暖,被人们称为稀世之宝。保护区内设置了供游人观赏坡鹿的地点,还驯养成功了几十只坡鹿供游人近处观赏,拍照等。 3.东方俄贤岭——三月三发源地 俄贤岭位于东方市广坝乡境内,昌化江中游的东北岸,距县城八所镇60公里,1988年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定为旅游风景保护区。 东方市是海南黎族同胞聚居的主要城市之一,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县城及各乡镇的黎族同胞都举行传统的三月三盛会。游客若赶上此时游览东方县,定能亲身体验黎族同胞这种幸福和欢乐,给旅游增添无比的乐趣。 三月三盛会,原是黎族同胞未婚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和幸福的民间传统节日,婚后的人是不再参加的。但今天,时代的发展使三月三成为黎族同胞开展群众文娱体育活动的盛会,黎族男女老少以及党政干部、其他民族群众都普遍参加。为了欢度三月三佳节,黎胞们早在开年之时就添置新衣裳,酿造山兰甜酒,备好做甜稞的糯米。三月初三天一亮,黎胞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小伙子和姑娘们打份得十分引人注目,他们成群结队,一路载歌载舞地到集会地点去,集会的广场上热闹非凡,男女青年翩翩起舞,跳起打柴舞、打鹿舞、竹竿舞等,接着,有的进行对歌,有的参加打叮咚。有些青年在活动中互相表达爱情,为日后喜结良缘打下基础。三月三的活动总是进行到入夜,广场上点燃了篝火。把盛会推向高潮。广东民族歌舞团的舞踏编导创作了黎族舞蹈“三月三”。曾在世界青年联欢会上演出,获得了节日奖,从此,黎胞三月三盛会在世界各地闻名。 三月三盛会发源地有着多种说法,其中一说,是三月三盛会发源于东方县俄贤岭,而且有着一个当地家喻户晓的传说。 俄贤岭原系峨(娥)娘九峰山,由九座峰组成,西北东南走向,忽高忽低,盘旋曲折,如一条巨龙昂首直冲云霄。主峰崔嵬雄俊,破云而出。凹处怪石林立,嶙峋险峭,颇具立体感,引逗人们的艺术思维。顶端的东南面,有一瀑布飘然而下,跌落在一堆乱石上,飞花碎玉,然后叮叮咚咚荡入石峦崖,在阳光的照射下,时而霓裳飘带,时而雪帕银练,迷离恍惚,奇幻煊烂。夏天的俄贤岭,满山满崖的野荔枝、野葡萄流香溢蜜,游人随手可摘,给游览增添趣味。
俄贤岭上最令人感到神奇而而迷惑不解的是俄贤洞。俄贤洞原名俄娘洞,洞口在主峰东北面的半山腰,深不见底,曲径通幽。内有3个石厅,可容纳上万人。洞壁凸凹不平,各具其形,千姿百态,耐人寻趣。石厅的下面,有流水旋转,浪折洞崖,响声轰轰,水气濛濛,凄神寒骨,消怆幽邃。这流水源于何处,归于何方,千百年来无人知晓。 相传在很久以前,这个石洞是一只乌鸦精的窝。乌鸦精吞吃家禽,作贱庄稼,还到处抢掠美丽的少女,弄得周围黎民百姓人心惶惶,不能安居乐业。一天,美丽的黎族少女俄娘上山采野花,被乌鸦精抓到洞里。俄娘的心上人阿贵悲痛欲绝。这年“三月三”,阿贵带尖刀弓箭上山救俄娘。在山上跟乌鸦精进行搏斗,因功力不敌,被乌鸦精害死了。俄娘闻讯万分悲痛,发誓要杀死乌鸦精。她不露声色,细心寻找机会。有一天,乌鸦精远去归来十分疲倦,睡得鼾声如雷。俄娘悄悄走到乌鸦精身边,拔下头发上的锥子,迅速地扎了乌鸦精两眼。乌鸦精眼瞎了,在石洞里乱冲乱撞。俄娘趁机用阿贵带来的弓箭,一连三箭射进乌鸦精的心窝,为阿贵报了仇,为黎民百姓除了大害。此后,俄娘终生不嫁,可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都到俄贤洞唱她和阿贵恋爱时唱的情歌。后来,黎族人民为了纪念俄娘,把这山洞取名为俄娘洞。此山也得名为俄娘九峰山,并在每年三月三这一天,周围的未婚的黎族青年男女浓妆艳抹集会于俄贤岭,唱着情歌寻找自己的意中人。此举逐年扩大并普遍到海南黎胞住区,成为海南黎胞盛大的传统节日。 4.猕猴洞 猕猴洞是猕猴岭上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岩洞,是东方市的一个奇特的景点。 猕猴洞深百余丈,洞内面积2000多平方米,洞口周围的山脊密密的长着油楠、子京、青梅等参天古木。进入洞口约5米处,有一座形貌似慈祥的女人石像。猕猴洞的前洞厅里石笋丛生,石像林立,形态各异有的如猕猴、雄狮、猛虎,有的似飞马、卧羊、个个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前洞厅右侧,两尊仙女化身石亭亭玉立,神彩动人。前洞厅里还有两个小洞厅,形似一座寺院。洞内正中有一座大佛石像,其双目紧闭,手持念珠,盘膝而坐,大佛石像前有一组小和尚石像,各个石像貌异神同。一样的正襟危坐,合撑念经。“寺院“后面有一根奇特的石柱,犹如一座古钟,用手重击,可发出浑厚的响声,余音袅袅,后洞厅面积较大,可容纳千余人。洞中石乳、石幔满目皆是,晶莹剔透,令人眼花缭乱。 天生地设的猕猴洞是近年才出名的一个景点,它的奇特而美丽的景观让游人流连忘返。 5.鱼鳞洲风景区 清朝康熙40年,鱼鳞洲即为海南的八大风景区之一。然而,海南热闹了十多年,鱼鳞洲却仍旧静着,仍旧沉默着偏居一隅。往来世事迁徙,多少岁月悠悠逝去,迁不走的,是那鱼鳞一样嶙峋的礁石和粗糙的砂粒。
鱼鳞洲位于东方市八所镇西南的海滩上,沿着海岸线行进,是东方新修的柏油路,一路上风景与东部截然不同,椰子树是渐次地少了,木麻黄、苦楝树却是随处可见。拐入土路后,是仙人掌的天地。鱼鳞洲附近的渔民很少,只有几个土石房随意地散落着,很有些凄凉。 鱼鳞洲原称鳞洲角。据说远古时候,鱼鳞洲居住着一户黎民,夫妻俩恩爱如蜜。丈夫出海捕鱼,妻子在家织网织布,日子过得很甜蜜,后来,来了一队官军,要把他俩赶进深山老林,丈夫奋起反抗,因寡不敌众被杀身亡,敌军把尸体抛入大海。海里的水族十分同情这位黎胞的不幸遭遇,海龟海蟹一拥而上,又把他的尸体送到海滩上。他的妻子见到丈夫的尸体,极度悲伤,第二天便死去了。她变成了海燕,日夜不停地衔泥掩盖丈夫的尸体,日长月久,便把坟墓垒成高山,泥土重重叠叠的很象鱼鳞。当地百姓为了纪念这对黎胞,便把这地方叫做鱼鳞洲。
二、东方之最: 1.东方八所港是全国最大的深水港。 2.东方大田坡鹿是全国最大的坡鹿保护区。 3.东方市大广坝水电站是海南省最大的水力发电厂。 4.广坝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是海南省第一个列入国家“八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工程总投资21.468亿元。 5.东方市大广坝电站拦河大坝长5842m,号称亚洲第一长坝。 6.海南省最大的香蕉种植项目落户在东方。1998年10月21日,东方市与香港现代农业集团有限伺签订香蕉种植项目合同,标志着海南最大的香蕉种植项目开始启动。该项目包括香蕉种苗培育、种植、包装、运输、销售“一条龙”作业,分3年实施,计划投资约10亿元,种植香蕉6666.7公顷。项目全部完成后,将年产香蕉25万吨,产值可达5亿元。 7.东方市是海南日照时数最长的市(县)——东方市年日照时数为2628.1小时。 8.东方市是海南年降雨量最小的地区——年均降雨量为993.3毫米。 9.东方境内的富岛化肥厂是是我国第一家天然气大颗粒尿素企业。 10.东方市东方化工城是海南省最大的化工城。目前东方市东方化工城已建成占地2000多亩的生产装置区,而规划中的化工城是16平方公里。 三、数据东方: 东方市位于海南岛西部稍偏南,昌化江下游。北和东北与昌江县隔昌化江相望,南及东南与乐东县接壤,西临北部弯。 全市境内和边界上的大山大岭工有48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有:峨贤岭、石山岭、毫肉岭、朦瞳岭、干仙岭、旧村岭、琼块岭、耳吉岭、观童崩岭、丘毛峰岭等。 在东方市境内生活着很多珍贵的野生动物,如,坡鹿、水鹿、黑冠长臂猿、短尾猴等。其中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坡鹿、黑冠长臂猿。 主要河流有8条:昌化江、感恩河、北黎河、罗带河、通天河、南港河、南尧河、东方河。 东方面临北部湾、海岸线长84公里。 海岸线蜿蜒曲折、形成八港七湾:八所港、英朝港、马岭港、南港、新村港、墩头港、感城港、面前港;大洛湾、感城湾、南港湾、墩头湾、利章湾、面前海湾和鱼鳞湾。 四、旅游景点: 1.天南第一泉——东方汉马伏波泉 位于东方市西海岸,离八所镇南5公里的罗带乡十所村,为汉代古井,名叫“汉马伏波井”。井口颇大,直径8尺多。据乡人传说,此井原系方井,后人扩大为圆井,以砖砌成,井近处原有伏波祠,久已毁废,墙上嵌一石碑,题“汉马伏波之井”,署“乾隆辛巳”(清高宗26年即公元1761年)。据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大诗人郭沫若1961年视察海南观看此井时证实,此井确为汉光武帝时马原将军经过海南时所造,距今已有1950多年了,饮尝井水,赞不绝口,诗随口出:“水泉清冽异江河,古井尤传马伏波。想见当年师驻日,三军朝汲定如梭。海盐含量百之三,饮此信之水味甘。十所于今沽惠泽,胜标铜柱在天南。薏苡烹来可作糜,军行用以止朝饥。功成人竟明珠视,古井无波水自知”。
“汉马伏波井”,夏日水凉,冬日水暖,十所村数百家汲取井水,即遇天旱,井水从不枯竭,自古水质清甜,故有“天南第一泉”和“感恩第一甘泉”之美称。“汉马伏波井”被东方市人民政府列为重点保护的文物 2. 大田坡鹿保护区 位于东方市八所镇东20公里的大田乡,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南坡鹿是印度泽鹿的同属,由于它分布在海南西部的丘陵草坡地带,故称海南坡鹿,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坡鹿的营养价值极高,鹿茸,鹿筋,鹿胎都是较一般鹿种高得多的营养滋养品,能使人强身健骨,延年益寿,防寒保暖,被人们称为稀世之宝。保护区内设置了供游人观赏坡鹿的地点,还驯养成功了几十只坡鹿供游人近处观赏,拍照等。 3.东方俄贤岭——三月三发源地 俄贤岭位于东方市广坝乡境内,昌化江中游的东北岸,距县城八所镇60公里,1988年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定为旅游风景保护区。 东方市是海南黎族同胞聚居的主要城市之一,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县城及各乡镇的黎族同胞都举行传统的三月三盛会。游客若赶上此时游览东方县,定能亲身体验黎族同胞这种幸福和欢乐,给旅游增添无比的乐趣。 三月三盛会,原是黎族同胞未婚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和幸福的民间传统节日,婚后的人是不再参加的。但今天,时代的发展使三月三成为黎族同胞开展群众文娱体育活动的盛会,黎族男女老少以及党政干部、其他民族群众都普遍参加。为了欢度三月三佳节,黎胞们早在开年之时就添置新衣裳,酿造山兰甜酒,备好做甜稞的糯米。三月初三天一亮,黎胞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小伙子和姑娘们打份得十分引人注目,他们成群结队,一路载歌载舞地到集会地点去,集会的广场上热闹非凡,男女青年翩翩起舞,跳起打柴舞、打鹿舞、竹竿舞等,接着,有的进行对歌,有的参加打叮咚。有些青年在活动中互相表达爱情,为日后喜结良缘打下基础。三月三的活动总是进行到入夜,广场上点燃了篝火。把盛会推向高潮。广东民族歌舞团的舞踏编导创作了黎族舞蹈“三月三”。曾在世界青年联欢会上演出,获得了节日奖,从此,黎胞三月三盛会在世界各地闻名。 三月三盛会发源地有着多种说法,其中一说,是三月三盛会发源于东方县俄贤岭,而且有着一个当地家喻户晓的传说。 俄贤岭原系峨(娥)娘九峰山,由九座峰组成,西北东南走向,忽高忽低,盘旋曲折,如一条巨龙昂首直冲云霄。主峰崔嵬雄俊,破云而出。凹处怪石林立,嶙峋险峭,颇具立体感,引逗人们的艺术思维。顶端的东南面,有一瀑布飘然而下,跌落在一堆乱石上,飞花碎玉,然后叮叮咚咚荡入石峦崖,在阳光的照射下,时而霓裳飘带,时而雪帕银练,迷离恍惚,奇幻煊烂。夏天的俄贤岭,满山满崖的野荔枝、野葡萄流香溢蜜,游人随手可摘,给游览增添趣味。
俄贤岭上最令人感到神奇而而迷惑不解的是俄贤洞。俄贤洞原名俄娘洞,洞口在主峰东北面的半山腰,深不见底,曲径通幽。内有3个石厅,可容纳上万人。洞壁凸凹不平,各具其形,千姿百态,耐人寻趣。石厅的下面,有流水旋转,浪折洞崖,响声轰轰,水气濛濛,凄神寒骨,消怆幽邃。这流水源于何处,归于何方,千百年来无人知晓。 相传在很久以前,这个石洞是一只乌鸦精的窝。乌鸦精吞吃家禽,作贱庄稼,还到处抢掠美丽的少女,弄得周围黎民百姓人心惶惶,不能安居乐业。一天,美丽的黎族少女俄娘上山采野花,被乌鸦精抓到洞里。俄娘的心上人阿贵悲痛欲绝。这年“三月三”,阿贵带尖刀弓箭上山救俄娘。在山上跟乌鸦精进行搏斗,因功力不敌,被乌鸦精害死了。俄娘闻讯万分悲痛,发誓要杀死乌鸦精。她不露声色,细心寻找机会。有一天,乌鸦精远去归来十分疲倦,睡得鼾声如雷。俄娘悄悄走到乌鸦精身边,拔下头发上的锥子,迅速地扎了乌鸦精两眼。乌鸦精眼瞎了,在石洞里乱冲乱撞。俄娘趁机用阿贵带来的弓箭,一连三箭射进乌鸦精的心窝,为阿贵报了仇,为黎民百姓除了大害。此后,俄娘终生不嫁,可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都到俄贤洞唱她和阿贵恋爱时唱的情歌。后来,黎族人民为了纪念俄娘,把这山洞取名为俄娘洞。此山也得名为俄娘九峰山,并在每年三月三这一天,周围的未婚的黎族青年男女浓妆艳抹集会于俄贤岭,唱着情歌寻找自己的意中人。此举逐年扩大并普遍到海南黎胞住区,成为海南黎胞盛大的传统节日。 4.猕猴洞 猕猴洞是猕猴岭上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岩洞,是东方市的一个奇特的景点。 猕猴洞深百余丈,洞内面积2000多平方米,洞口周围的山脊密密的长着油楠、子京、青梅等参天古木。进入洞口约5米处,有一座形貌似慈祥的女人石像。猕猴洞的前洞厅里石笋丛生,石像林立,形态各异有的如猕猴、雄狮、猛虎,有的似飞马、卧羊、个个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前洞厅右侧,两尊仙女化身石亭亭玉立,神彩动人。前洞厅里还有两个小洞厅,形似一座寺院。洞内正中有一座大佛石像,其双目紧闭,手持念珠,盘膝而坐,大佛石像前有一组小和尚石像,各个石像貌异神同。一样的正襟危坐,合撑念经。“寺院“后面有一根奇特的石柱,犹如一座古钟,用手重击,可发出浑厚的响声,余音袅袅,后洞厅面积较大,可容纳千余人。洞中石乳、石幔满目皆是,晶莹剔透,令人眼花缭乱。 天生地设的猕猴洞是近年才出名的一个景点,它的奇特而美丽的景观让游人流连忘返。 5.鱼鳞洲风景区 清朝康熙40年,鱼鳞洲即为海南的八大风景区之一。然而,海南热闹了十多年,鱼鳞洲却仍旧静着,仍旧沉默着偏居一隅。往来世事迁徙,多少岁月悠悠逝去,迁不走的,是那鱼鳞一样嶙峋的礁石和粗糙的砂粒。
鱼鳞洲位于东方市八所镇西南的海滩上,沿着海岸线行进,是东方新修的柏油路,一路上风景与东部截然不同,椰子树是渐次地少了,木麻黄、苦楝树却是随处可见。拐入土路后,是仙人掌的天地。鱼鳞洲附近的渔民很少,只有几个土石房随意地散落着,很有些凄凉。 鱼鳞洲原称鳞洲角。据说远古时候,鱼鳞洲居住着一户黎民,夫妻俩恩爱如蜜。丈夫出海捕鱼,妻子在家织网织布,日子过得很甜蜜,后来,来了一队官军,要把他俩赶进深山老林,丈夫奋起反抗,因寡不敌众被杀身亡,敌军把尸体抛入大海。海里的水族十分同情这位黎胞的不幸遭遇,海龟海蟹一拥而上,又把他的尸体送到海滩上。他的妻子见到丈夫的尸体,极度悲伤,第二天便死去了。她变成了海燕,日夜不停地衔泥掩盖丈夫的尸体,日长月久,便把坟墓垒成高山,泥土重重叠叠的很象鱼鳞。当地百姓为了纪念这对黎胞,便把这地方叫做鱼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