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电话:
- 400-009-0862
- 邮箱:
- zhongyuanbotu@126.com
霸州胜芳古镇
添加时间:2017-12-07
胜芳古镇位于霸州市区东 35 公里,国家 AAA 级旅游景区,胜芳古镇始建于 2500 多年前的春秋末期,该镇的水域因位于白洋淀东部,故称东淀,相传乾隆皇帝曾微服私访,在胜芳留下了“胜水荷香,万世流芳”的批谕,民间有谚称“南有苏杭,北有胜芳”。胜芳建筑有“三宗宝”,“戏楼、牌坊、文昌阁”,另有保存完好的清代住宅,张家大院、王家大院和杨家大院等;胜芳花会闻名遐迩,其花会距今有 300 多年的历史,多达七十二道,乾隆皇帝曾驾驭观看,并为之赐名、赐牌;胜芳南音乐堪称古代艺术的活化石,可以追溯到商代,比纳西古乐要早 1000 多载,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胜芳传统花灯声名远扬,它采用纯手工扎制,使用苇篾、竹篾、绸缎等自然材料,不用一丝金属,多达 2000 余种;
胜芳物产丰饶,盛产金鳞、紫蟹、莲藕、松花,尤以胜芳河蟹闻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每年的元宵节期间,古镇都要举办灯会,吸引了大批京津游客,期间的花会表演,更是锣鼓震天、万头攒动、景象斑斓。从古镇文昌阁沿堤西行 3 公里有风光秀丽的中亭河自然风景区,中亭河水域东西长 10 余公里,水域面积约 300 万平米,风光旖旎,乘船赏荷,苇塘河畔独钓雪、水上人家品鱼香,别有一番北方水乡古镇的滋味。
戏楼
胜芳“三宗宝”之一,称为“九成楼”,居三宝之首,坐南朝北,为清制大式建筑,歇山大屋顶,屋顶四角有蹲兽,左右前沿飞翅为翼,前端有砖刻兽头,屋脊两端各有一砖雕龙吻。正面两根明柱支撑,檐板绘以花纹图案,栩栩如生,周围镶以汉白玉条石,中间以木质屏风分割成前后台,木屏两侧设“出将”、“入相”二门。戏楼正中上悬匾额,上书“九成楼”楷体大字。舞台正中横挂一块牌匾是清代举人纪虚中所书“动 (古体的“以”字)天倪”四个大字,字里藏有故事。“九成楼”毁于文革时期,在古镇修复工程中重建,现为胜芳民间文娱活动的主要场所。
牌坊
胜芳“三宗宝”之一,建于明末清初,位于古镇武庙前街的最南端,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四柱飞檐木结构建筑。牌坊高六米,上方柱芯有一横匾额,北面为“人伦之至”,南面为“护国庇民”。顶部的两层飞檐,均为凹槽式斗拱咬合,无钉无榫,前后左右伸出四尺有余,犹如一个大帽子。下端为四根直径约一尺多的木柱支撑,每根柱子下面有四块抱柱石,以两道铁箍将柱子抱紧,抱住石镶在石基之中,并无戗柱支撑,是为牌坊的最精妙之处。牌坊历经世事变迁,傲然挺立、雄风不减,“望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不失为胜芳人心目中的一“宝”。
文昌阁
胜芳“三宗宝”之一,又称“魁星楼”,位于胜芳古镇南部。阁为四方形三层阁楼建筑,主体建筑高达三丈三尺,暗喻三十三层天。院落宽敞,四周有围墙环绕。正门前有一池塘,形成了荷芦相映的景观。文昌阁中供奉有 “文昌”和 “魁星”两座雕塑,天神独占鳌头,主文才兴衰,点天下秀士,成为多少士子顶礼膜拜的圣地。登上文昌阁,望东淀碧绿万顷,渔翁泛舟;观古镇城水相依,房屋鳞比。夕阳西下,炊烟袅起,胜水荷香,美景尽览。
张家大院位于胜芳古镇中山大街南侧,是河北省首批红色旅游景点,原房主为胜芳八大家之一的聚兴堂张,建筑为田字形四合院,分为东西前后四个院落,东前后院略带西洋风格,西前后院为中国传统建筑,建筑面积 1015 平方米,共有房屋 51 间。大院的房屋气派美观,铭记了胜芳不朽的革命历史传统。孙毅将军曾经在这里指挥过胜芳保卫战。平津战役结束前夕,黄克诚和黄敬在张家大院培训了 7500 名接管干部,接管天津。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天津日报、新华社天津分社都在张家大院先后成立。有人说:“天津从这里走来,这里是天津市委的西柏坡”。
王家大院
位于胜芳古镇中山大街,始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原房主为胜芳八大家师竹堂财主王子坚,宅院原分四个小院,大门口朝西,东北角小院为欧洲式建筑风格;东南角小院为非洲式建筑风格;西北角小院为中国传统清式建筑风格;西南角小院为进大门前院,欧式门窗、四面回廊,三道门风格各异、用料考究、中西合璧。王家大院原为田字形四合院,唐山地震时把东南角和西南角院落震损,现存两座院落,虽规模不及从前,但置身其中仍可感受一代地方豪富的不凡生活情趣。
胜芳博物馆
胜芳博物馆位于胜芳古镇中山大街,原为中苏友好文化宫,1958 年为纪念中苏友好建造。博物馆西为王家大院,东临胜芳河通济桥,是集中展示胜芳昔日风采的地方。水乡古镇风韵尽收其中,水陆相依的民居村落、织席打渔的劳动场景、古老的商业文化、胜芳花会的实物遗存,芦花飘香、鱼香蟹肥的水乡场景再现了明清时期冀中的“清明上河图”。
胜芳物产丰饶,盛产金鳞、紫蟹、莲藕、松花,尤以胜芳河蟹闻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每年的元宵节期间,古镇都要举办灯会,吸引了大批京津游客,期间的花会表演,更是锣鼓震天、万头攒动、景象斑斓。从古镇文昌阁沿堤西行 3 公里有风光秀丽的中亭河自然风景区,中亭河水域东西长 10 余公里,水域面积约 300 万平米,风光旖旎,乘船赏荷,苇塘河畔独钓雪、水上人家品鱼香,别有一番北方水乡古镇的滋味。
戏楼
胜芳“三宗宝”之一,称为“九成楼”,居三宝之首,坐南朝北,为清制大式建筑,歇山大屋顶,屋顶四角有蹲兽,左右前沿飞翅为翼,前端有砖刻兽头,屋脊两端各有一砖雕龙吻。正面两根明柱支撑,檐板绘以花纹图案,栩栩如生,周围镶以汉白玉条石,中间以木质屏风分割成前后台,木屏两侧设“出将”、“入相”二门。戏楼正中上悬匾额,上书“九成楼”楷体大字。舞台正中横挂一块牌匾是清代举人纪虚中所书“动 (古体的“以”字)天倪”四个大字,字里藏有故事。“九成楼”毁于文革时期,在古镇修复工程中重建,现为胜芳民间文娱活动的主要场所。
牌坊
胜芳“三宗宝”之一,建于明末清初,位于古镇武庙前街的最南端,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四柱飞檐木结构建筑。牌坊高六米,上方柱芯有一横匾额,北面为“人伦之至”,南面为“护国庇民”。顶部的两层飞檐,均为凹槽式斗拱咬合,无钉无榫,前后左右伸出四尺有余,犹如一个大帽子。下端为四根直径约一尺多的木柱支撑,每根柱子下面有四块抱柱石,以两道铁箍将柱子抱紧,抱住石镶在石基之中,并无戗柱支撑,是为牌坊的最精妙之处。牌坊历经世事变迁,傲然挺立、雄风不减,“望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不失为胜芳人心目中的一“宝”。
文昌阁
胜芳“三宗宝”之一,又称“魁星楼”,位于胜芳古镇南部。阁为四方形三层阁楼建筑,主体建筑高达三丈三尺,暗喻三十三层天。院落宽敞,四周有围墙环绕。正门前有一池塘,形成了荷芦相映的景观。文昌阁中供奉有 “文昌”和 “魁星”两座雕塑,天神独占鳌头,主文才兴衰,点天下秀士,成为多少士子顶礼膜拜的圣地。登上文昌阁,望东淀碧绿万顷,渔翁泛舟;观古镇城水相依,房屋鳞比。夕阳西下,炊烟袅起,胜水荷香,美景尽览。
张家大院位于胜芳古镇中山大街南侧,是河北省首批红色旅游景点,原房主为胜芳八大家之一的聚兴堂张,建筑为田字形四合院,分为东西前后四个院落,东前后院略带西洋风格,西前后院为中国传统建筑,建筑面积 1015 平方米,共有房屋 51 间。大院的房屋气派美观,铭记了胜芳不朽的革命历史传统。孙毅将军曾经在这里指挥过胜芳保卫战。平津战役结束前夕,黄克诚和黄敬在张家大院培训了 7500 名接管干部,接管天津。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天津日报、新华社天津分社都在张家大院先后成立。有人说:“天津从这里走来,这里是天津市委的西柏坡”。
王家大院
位于胜芳古镇中山大街,始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原房主为胜芳八大家师竹堂财主王子坚,宅院原分四个小院,大门口朝西,东北角小院为欧洲式建筑风格;东南角小院为非洲式建筑风格;西北角小院为中国传统清式建筑风格;西南角小院为进大门前院,欧式门窗、四面回廊,三道门风格各异、用料考究、中西合璧。王家大院原为田字形四合院,唐山地震时把东南角和西南角院落震损,现存两座院落,虽规模不及从前,但置身其中仍可感受一代地方豪富的不凡生活情趣。
胜芳博物馆
胜芳博物馆位于胜芳古镇中山大街,原为中苏友好文化宫,1958 年为纪念中苏友好建造。博物馆西为王家大院,东临胜芳河通济桥,是集中展示胜芳昔日风采的地方。水乡古镇风韵尽收其中,水陆相依的民居村落、织席打渔的劳动场景、古老的商业文化、胜芳花会的实物遗存,芦花飘香、鱼香蟹肥的水乡场景再现了明清时期冀中的“清明上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