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电话:
- 400-009-0862
- 邮箱:
- zhongyuanbotu@126.com
中山纪念堂
添加时间:2017-12-07
广州市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近百年来广 州人民在这里创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的业绩。孙中山先生 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家。他发动辛 亥革命推翻清皇朝,建立起中华民国;他“联俄、联共、扶助 农工”三大政策后来成为新三民主义,一生追求中国人民自由 解放之路。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全国各地建起了多座纪念性建 筑。著名的除南京中山陵、中山市孙中山纪念•堂外,还有广州 中山纪念堂。
孙中山名文,字逸仙,1866年11月12日生于广东香山 县(即今中山市)翠亨村。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学院,后 行医于澳门、广州等地。孙中山早年就矢志于推翻满清封建皇 朝。1894年他上书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的主•张,被拒绝后, 赴檀香山组织了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后于广州市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
近百年来广 州人民在这里创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的业绩。孙中山先生 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家。他发动辛 亥革命推翻清皇朝,建立起中华民国;他“联俄、联共、扶助 农工”三大政策后来成为新三民主义,一生追求中国人民自由 解放之路。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全国各地建起了多座纪念性建 筑。著名的除南京中山陵、中山市孙中山纪念•堂外,还有广州 中山纪念堂。
孙中山名文,字逸仙,1866年11月12日生于广东香山 县(即今中山市)翠亨村。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学院,后 行医于澳门、广州等地。孙中山早年就矢志于推翻满清封建皇 朝。1894年他上书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的主•张,被拒绝后, 赴檀香山组织了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后于义重新解释,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同年11月,应邀北上商 讨国事。第二年即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患肝癌在北京逝 世,葬于南京的中山陵。而在广州,这座孙中山先生长期奋 斗,三次建立革命政权的英雄城市,则建有中山纪念堂和中山 纪念碑来纪念孙中山先生。
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八角形大型建筑,其外形庄 严宏伟,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纪念堂的原址为清代抚标箭 道、督练公所。民国初年为广东都督、广东都军署。1921年 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时,总统府即设在这里。1921 年陈炯明叛变并把总统府烧毁。孙中山逝世后,广州人民为纪 念他的革命功绩,在此地建造中山纪念堂。纪念堂于1929年 1月奠基,由当时省政府主席李济深主持建造,后李被蒋介石 囚禁于南京汤山,其职务由陈济棠接任继续兴建。奠基石现仍 镶嵌在纪念堂大门东墙壁上,上刻题字:“中华民国十八年一 月十五日为孙中山先生纪念堂奠基筹备委员李济深等立石”。
中山纪念堂坐落在越秀山下的东风路上,为纪念革命先行 者孙中山而建造的。设计者是从外国留学回来的吕彦直先生。 吕彦直是山东人,当年他设计的著名建筑除这座金碧辉煌的纪 念堂外,还有南京中山陵和越秀山上的纪念碑,都同样是孙中 山的纪念性建筑。
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八角形宫殿式建筑,建筑面积为1. 2万 平方米,由东西南北四面重檐拱托着中央高耸的八角亭顶,红 柱黄墙衬着黄色的琉璃瓦,瓦面分高低四层,层层飞檐出卷。 大堂正面檐悬挂着孙中山先生手写的“天下为公”的金字匾, 檐下朱色大石柱拱托着彩绘的廊檐和具有拼花图案的天花板。 大堂四周基座和石阶梯级为白色花岗岩,显得既庄重又典雅。 整座建筑装饰堂皇富丽,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中国传统建筑 的艺术特色,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经典之作。
中山纪念堂的特点和作用有三个方面:一是具有革命意义;二是具有极高的建筑艺术价值;三是具有广州这座革命英 雄城市的标志意义,其本身就是一座标志性建筑。
中国过去的大型建筑物,大都是宫殿和庙宇,没有大型集 会用的大会堂。1931年10月,这座高49米,建筑面积达 8300平方米的中山纪念堂的建成,成为中国空前的纪念大会 堂。剪彩典礼的消息一经报道,立刻轰动一时,中外人士纷纷 前来参观。
中山纪念堂内的建筑有四个特点。首先,它是整座由钢 筋混凝土构成的建筑物。大堂中间是30米跨度的钢桁架,堂 内地面至顶高58米,南北各宽71米。堂内分楼上楼下2层。 大堂内有8座楼梯、11个门口,供5000名观众上下和 进出。
其次,大堂内看不到一根支撑柱。8根八角形的柱子巧妙 地被藏在周围的内墙中,进到堂内观众从外表上当然看不到柱 子了。这些柱子支承着4个跨度约30米的大型钢结构桁架, 上面有支承着8个主桁架,构成一个八角形的顶盖,像一把张 幵着的无柄雨伞一样。
第三,顶盖以桁架为骨干,分三层砌成,最下层是云纹色 彩的斜形方格,中层镶嵌有玻璃天窗,最上层是一个乳黄色的 弧形圆顶。光线可通过大面积的嵌花玻璃射人堂内,使偌大的 会堂,白天不用亮灯也可见物,采光极佳。
第四,由于钢桁架的跨度很大,构成的空间也非常大,人 们坐在堂内的每一个座位上,都不会被柱子挡住视线。而且, 堂内没有回音,即使坐满观众,在堂中的任何一个座位,都可 清晰地听到舞台上的音响。这种构造,可说是建筑师吕彦直对 声学和力学原理的匠心独运。
大堂北面是一个巨大的舞台,宽19米,深15米。舞台后 面镶刻着著名的“总理遗嘱”。舞台坐落在北面,大堂内的东 西南面有连接起来的挂楼,周围有六座楼梯供观众上落。堂内四周的墙壁上面均设计有山陵图样,彩斗拱和花板做饰物,转 角处半圆朱红石柱下配有云石柱座。
说到纪念堂这座艺术独特的建筑,不能不介绍到纪念堂的 设计者、中国杰出的建筑设计师吕彦直先生。
吕彦直,字仲宜,又名古愚,原籍山东省东平县,出生于 天津市。他8岁丧父,9岁随姐姐去巴黎居住。吕彦直回国之 后,进人北京王城学堂读书。1913年在清华大学毕业后,留 学美国的康奈尔大学。回国后,吕彦直在上海开设了一间建筑 事务所。
此时,适逢中山纪念堂筹建委员会登报悬赏征集建筑图 样,结果选人前三名的设计都是中国建筑师的作品,而获奖入 选的仅是年方32岁的吕彦直。他设计的这座殿堂建筑,在外 形上具有中国传统建筑艺术风格,而在结构上则采用了当时最 新的建筑技术,既华丽壮观,又能适应现代集会的需要,在国 内堪称首创。他同时还设计出南京中山陵和广州越秀山上的中 山纪念碑,前者还同样以首奖入选。
可惜的是,这样一位多才多艺的卓有成就的建筑师,因患 肺癌和肠癌,未曾看到中山纪念堂落成,便在1929年5月去 世了,年仅36岁。毛泽东主席曾于1958年来到中山纪念堂, 他仔细端详纪念堂的每一处地方,不断地点头赞许,说中山纪 念堂是“中国人自己设计的”。而今,吕彦直的名字已收人了 《辞海》中,人们将永远缅怀这位给后人留下宝贵建筑文化遗 产的杰出建筑奇才。
中山纪念堂广场竖立有一座孙中山先生雕像。雕像基座下 面刻有《国民政府建国大纲》。1945年以前,纪念堂只建有孙 中山纪念像的基座而没有纪念像。1945年春,中山大学把该 校孙中山铜像供放于此。1956年11月12日,由著名雕刻家 尹积昌等人创作的孙中山全身像塑成后,才将原铜像送回中山 大学校园。1998年中山纪念堂经全面维修后,屹立在中山纪念堂正门广场前的孙中山塑像已用全铜质重塑。铜像高5.5 米,总重为3. 9吨。
中山纪念堂全园占地面达6万平方米,环境十分优雅。 站在纪念堂门楼前,可以看到,大堂在总体上非常强调轴线和对称,并将外围总平面设计融入其中,显得非常宽阔与凝 重。正面门楼的三拱门,宽20余米,上盖琉璃瓦屋顶,绚丽多彩,比例协调。
中山纪念堂堂前有一大片绿茵茵的草坪,孙中山先生全身 塑像峻立在堂前中央白花岗岩石的座基上,而纪念堂主建筑则位于台阶的后方北面。
堂前广场的左右两侧,东、西面各耸立着一座云鹤华表和旗 杆。大家知道,中国只有皇宫式的建筑才有华表出现,可见孙中 山先生这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在人民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
大堂后,东、西两侧还各建有一座两层的配楼。院内,古 木参天,珍贵树木很多:木棉、白玉兰、桂花、银桦、含笑等 70多种名贵树木与花卉,在各个不同季节盛开不辍。北门有 一棵木棉树已有300年的历史,被称之为广州的“木棉花王”。 它胸径达178公分,每年春天来临,别的树木才刚刚开始发 芽,万千朵红棉花已在此争先盛开了。
园内两侧还有两棵大白玉兰树,均有70多年的树龄,其 胸径90公分,树荫覆盖面均超过200平方米,它们是广州树 龄最老、树荫覆盖面积最大的白兰树,又是一个广州之最。
参观金碧辉煌的中山纪念堂,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会 为这一近代建筑艺术殿堂而赞不绝口。它不仅可以让人们在此 表达对孙中山先生的无限敬仰之情,还能亲临其境欣赏到这座 集中国传统宫殿式设计和国外平面设计于一身的中国近代建筑 艺术的珍品。
纪念堂于1998年初,由市政府斥资6000多万元,对其进 行大规模的维修。维修后的中山纪念堂,建筑主体内外富丽堂皇,内部设施配套,更换了中央空调系统、霓虹灯光音响系 统、消防监控和保安监视系统,增加了电容量,基本满足了中 外大型文艺演出的需要。现在大厅内的座位由1975年的4929 个减少到现在的3238个。增加了活动升降乐池,舞台由原深 15米扩宽为19米;还改善了内部空间吸音效果。
现在中山纪念堂已由过去每年几次集会几场演出发展到每 年大型高雅艺术的近百场演出,成为广州近几年大型文艺演出 的主要场所之一。这里的演出团体有中国的、外国的,演出剧 目有歌舞、芭蕾舞、交响乐、合唱、杂技魔术,还有超大银幕 的大电影放映。
中山纪念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真不愧是镶嵌在广 州传统城市中轴线上的一颗明珠,它还与黄花岗一道以“辛亥 之光”荣膺“广州市十大旅游美景”的光荣称号。
上一篇:广东省农民协会旧址
下一篇:中共广东区委旧址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