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400-009-0862
广州
当前位置:主页 > 导考资料 > 面试资料 > 华南 > 广州 >
广州起义纪念馆旧址
添加时间:2017-12-07
  坐落在广州起义路(原维新路)的广州起义纪念馆,是以广州起义时建立的苏维埃政府旧址为馆址建立起来的。
大家知道,震惊中外的广州起义、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发动的起义。在广州 建立的第一个城市红色政权虽然仅仅存在三天,但在中国近代 革命史上却是翻开了新的一页,很值得广州人民骄傲与自豪。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 “四.一二”反 革命政变,4月15日国民党反动派在广州幵始搜捕和屠杀共 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同年12月11日,在共产党员张太雷、苏 兆征、叶挺、叶剑英、周文雍、聂荣臻等领导下,广州人民举 行了震惊中外的武装起义,并在原国民政府广州市公安局内建 立了中国第一个城市红色政权。
起义在凌晨3时半爆发,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起 义的士兵和工人控制了市内的大部分地区,并攻克了伪公安 局,在此设立起义指挥部。12日中午,起义军在丰宁路(现 人民中路)“西瓜园”召开了广东工农兵拥护苏维埃政府大会。 正式宣布成立“广州苏维埃政府”。这是中国第一个无产阶级城市政权。苏维埃政府选举了 16个公社委员,苏兆征为政府 - 主席,发表了告全国工农兵和全世界无产阶级宣言。
当时广州城内一片欢腾,锣鼓喧天,红旗蔽日,劳苦大众 扬眉吐气,欢呼胜利。
然而重新集结在珠江南岸的反动势力,在帝国主义炮舰和 陆战队的帮助和掩护下,对新生的红色政权进行疯狂反扑。由 于敌我力量悬殊,寡不敌众,到12月13日下午,起义终于失 败,革命政权仅仅存在了三天。最后,起义队伍大部分撤出广 州,往东江和广西的农村继续进行战斗。
反革命势力重占广州后,立即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血腥 大屠杀,在5天时间内,就有5700多人惨遭杀害。1954年在 修建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时,从烈士遗骨上卸下的钢铁镣铸就有 800多副。
广州起义纪念地主要有两处。一处是建于中山二路的广州 起义烈士陵园,另一处是广州起义纪念馆。前者是广东省文物 保护单位和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后者则是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州公社旧址由大门及其后面的大院和南、北、中三座两 层楼房组成。当时中楼是会议室、办公室、工人赤卫队总部。 北楼是军事指挥部。南楼是办公室及储存武器的地方。
1956年这里设立广州起义史料陈列馆,1971年被列人全 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辟南楼为纪念馆,复原了广州苏维埃 政府的部分办公室,在大院中竖立了广州起义苏维埃政府的9 位主要领导人的汉白玉雕像。1977年国家文物局等单位曾拨 款进行修缮。1978年1月建立广州起义纪念馆,叶剑英同志 为纪念馆题写了“广州起义纪念馆”、“广州公社旧址”等牌匾。
中楼现辟为陈列室,展出广州起义的文物、图片、模型、 绘画等200多件,放映有关起义的专题片,再现广州起义的辉 煌而悲壮的历史。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是为纪念1927年12月11日共产党领 导的广州起义牺牲的烈士而修建起来的。
陵园坐落于中山二路东较场的北面,占地18万平方米, 由陵和园两大部分组成,是一个自然式和规则式结合的园林, 其中西面陵墓部分是几何规则式,东面园林部分则是自然式风 格。陵园的主体主要有正门、广场、陵墓大道、广州起义纪念 碑和圆形的陵墓等,构成陵墓部分。东面园林部分辟有人工 湖,建有中朝、中苏人民血谊亭,血祭轩辕亭镌刻有董必武、 朱德、叶剑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笔题咏。陵园西南部还建 有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
陵园正门朝着中山三路的英雄广场和广东省体育场。大门 墙上镌刻着周恩来同志为该园题写的园名“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园内连着正门的是一条宽30米、长167米的花岗石大道, 大道两旁是苍松翠柏,绿荫如盖。
大道的北端是一座高达45米的广州起义烈士纪念碑。该 碑是1987年广州起义60周年时兴建的,面积达2500平方米。 纪念碑造型十分独特:三块巨石中,一只有力的巨手紧握钢 枪,高举着直指云天;钢枪上系着起义的识别带——红领巾; 雕像底部基座宽阔,坚如磐石;枪尖如刺,崇高向上,表现了 当年革命先烈举枪呐喊,誓要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 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用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决心;纪念碑正面 刻着邓小平手书的漆金碑名;三块巨石上刻有4幅反映广州起 义战斗场面的浮雕。
纪念碑东面是圆拱形的烈士陵墓。墓冢直径43米,高 6.2米,封土上铺青草。这种铁线草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象征着烈士们“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革命精神。墓冢四周 是一圈围墙,为花岗石砌成。墙体中镶嵌着40多根白云石栏 杆,每根栏杆均镇坐着一只仰天欢笑的石狮子。墓冢正面一块 特大的青石板上镌刻着朱德题书的“广州公社烈士之墓”八个 大字,是陵墓的主碑。1987年又在墓冢东面的墙上镌刻上 《广州起义碑记》。
陵园东面,坐落着一个八角湖心亭,亭上悬挂着董必武题 书的“血祭轩辕”牌匾。这是为纪念广州起义后被俘就义,在 刑场上举行婚礼的陈铁军、周文雍两位烈士而修建的纪念亭。
湖心亭的东面还有两座规模较大的纪念亭:一座是为纪念 在广州起义中为中国人民献出生命的150名朝鲜战友而修建的 中朝血谊亭;另一座是为当年参与广州起义被杀害的苏联驻穗 副领事及馆员而修建的中苏血谊亭。
在广州起义烈士陵园西南侧的岗地上,还耸立着一座叶剑 英元帅纪念碑。碑高4. 6米,碑体由整块巨大的青灰色花岗石 雕凿而成,上面刻着身穿元帅服的叶帅半身雕像,像下刻有 “叶剑英”三个镏金大字。像碑前安放着一块大理石卧碑,碑 上刻着中共中央委员会撰写的碑文。卧碑下面,安放着叶剑英 同志的骨灰。叶剑英元帅纪念碑坐落在一片苍松翠柏之中,周 围的花丛与红棉将碑石衬托得庄严肃穆。该碑于1987年10月 落成,由广州市设计院、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和广州美术 学院等单位联合设计建造。
在陵园的西南部还有一座广东省革命历史博物馆。该馆建 筑面积约3500平方米,是一幢仿罗马议会式的圆拱顶二层大 楼,门额上悬挂叶剑英题写的“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横區。 楼房建于1907年,原为清末广东咨议局旧址。1958年筹建广 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时重加修缮,1959年建成开放。现馆内陈 列有“广东人民革命斗争史”,展出的文物、图片资料等达 900多件。这其中有不少是革命刊物、武器、证章、旗帜等。还向社会各界征集的辛亥革命时期的“共和纪念帕”、“中华民 国开国纪念币”、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的毕业证书和委任状等 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既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又是全国重 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也是广州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 地之一。园内松柏常青,风景宜人,旭日东升,阳光普照着整 个陵园,好一派壮丽的景色! 1963年和1986年陵园两度被评 为羊城八景之一,称“红陵旭日”。